《小麦的土肥水管理》PPT课件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PPT课件

ID:36873455

大小:5.40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05-10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PPT课件_第1页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PPT课件_第2页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PPT课件_第3页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PPT课件_第4页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的土肥水管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小麦的种子萌发、出苗种植技术一)、种子的萌发和出苗(一)种子的构造小麦种子为颍果、粒形有棱形、卵圆形、圆筒形、椭圆形等,粒色有红、黄、白、浅黄、金黄等,生产上常分为红皮和白皮两种,种子大小一般用千粒重表示30-60g,小麦种子由皮层、胚(盾片、胚芽、胚根、胚轴)、胚乳组成。(二)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供试种子在规定日期内发芽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数。发芽势:在3-4天以内发芽种子粒数占供试粒数的百分数。休眠: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未能发芽的现象,不同品种的休眠期不同,一般白粒种子休眠期短,红粒长。(三)种子的萌发通过休眠完成后熟之后的种子,在适宜的水、氧、温之下便可以发芽生

2、长。1.吸水膨胀过程(物理过程):库存种子一般含水12-13%。在这种情况下,其内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呈凝胶状态,当种子吸水后,变成溶胶状态,体积增大,产生强大的膨压,促使种子萌发。2.物质转化过程(生化过程)(1)淀粉在其酶的作用下形成麦芽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2)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含N的简单物质。3.生物学过程:当子粒吸水达自身重量的45-50%时,胚根鞘首先突破皮层而萌发——露白。接着胚芽鞘也破皮而出,一般胚根生长快于胚芽,当胚根伸出种皮长达种子长,胚芽达到种子的一半时,称为发芽。(四)出苗与生长子粒萌发后,首先是胚芽鞘出土,它是一片不完全叶,见光后即停止生长(当第一片

3、绿叶达正常大小时,芽鞘就皱缩死亡),然后从胚芽鞘长出第一片绿叶,当第一片绿叶伸出胚芽鞘2cm时,称为出苗。小麦的第一片绿叶上下宽窄相近,顶端较钝,叶片较小而厚,叶脉明显,叶鞘较小,第一绿叶的大小与胚乳的大小直接相关,第一绿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其大小在生产上有重要意义,第一绿叶出现5-7天后,第二绿叶长出。胚芽鞘和第一片绿叶之间的节间(上胚轴)伸长,形成(称为)地中茎,把第一片绿叶和以上几个节和生长锥推到近地表处,地中茎的长短与品种和播深有关,播种深则长、浅则短或没有。地中茎过长,消耗种子养分过多,不利于壮苗。(五)影响萌发与出苗的因素1.种子的质量和特性(内因)(1)种子大小、饱满度,

4、大而饱满的种子萌发出苗快。(2)种子休眠期:通过休眠期种子才能萌发。2.环境条件(外因)(1)温度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2℃,最适为15-20℃,最高为35-40℃,温度不同出苗快慢差别很大。(16-18℃,6-7天出苗且齐,7-8℃,20-30天出苗,低于3℃播种,一般年前不能出苗)。(2)土壤湿度种子萌发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其土壤含水量在砂土地约相当于14-16%,,壤土16-18%,粘土20-24%。(3)土壤空气,要求土壤有良好的通气条件。3.播种深度3-5cm,过深地中茎过长,消耗胚乳养分过多,苗弱;过浅,表面分蘖过多,蘖不状不抗旱。二)、小麦的种植技术

5、(一)播前准备1.确定品种布局;2.准备生产资料;3.安排备耕农活、造墒(1)浇串茬水(收获前浇),(2)收获后浇水放大水造墒好于开沟造墒,播前造墒好于浇蒙头水,浇蒙头水好于不浇的。(二)选用良种加入WTO后关键是优质,近几年全省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主要PH85-16,济南17,烟农15,PH691,烟优361,PH1521等。1.冬季较冷的应选抗冻的冬性品种。2.高产田选耐肥品种,中产田选适应性强的品种,低产田选耐瘠的品种。(三)种子处理1.选大粒饱满的种子2.做发芽试验3.促后熟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减少病害。4.药剂拌种,防地下害虫(1)50%的1605浮油50ml,加水5

6、kg,拌种50kg,闷4-6小时稍亮后播种。(2)50%辛硫磷100ml,加水2.5-3kg,拌种50kg,闷3-4小时。5.浸种催芽只用于晚茬麦,胚根不要超过种子长度的1/3,且播前要晾干。(四)合理施用底肥和种肥1.底肥的用量及用法(三追不如一底)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底肥,N肥底肥应占总量的30-50%(底力高30%,底力差50%)。碳铵(每亩kg)普钙(kg/亩)一般用量上等肥力田块10-1515-25中等肥力田块20-2525-40下等肥力田块25-3540-502.种肥:一般每亩硫铵4-5kg或尿素2kg;NH4NO32-3kg或磷酸二铵2kg,NH4HCO3能吸湿烧种不能作

7、种肥,注意作种肥时不能与湿种子混播。(五)深耕与整地:“深耕一寸,顶上一遍粪”,“耕得深又早庄稼百样好”。齐、平、松、碎、净、墒。(六)播种1.播期: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5-18℃,半冬性14-16℃,一般在9月下-10月上,播种顺序:①冬性→半冬性→春性;②瘦地→肥地。③盐碱地、涝洼地→壤、沙土地;④温度异常时,不要随意更动播种期。适期播种一般6-7天出苗。2.播量:首先要根据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然后考虑播期和品种,一般“瘦田宜稀,肥田宜密,高产田又宜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