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强恕而行

反求诸己强恕而行

ID:36884148

大小:35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反求诸己强恕而行_第1页
反求诸己强恕而行_第2页
反求诸己强恕而行_第3页
反求诸己强恕而行_第4页
反求诸己强恕而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求诸己强恕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修身养性之道:反求诸己,强恕而行。2、典型题型训练,把握答题要点,提高解题答题能力。《孟子》导学与训练第四课时课件制作ZHongQianSong课件制作ZHQS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离娄》上4)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怒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4)请您朗读并概括两段文字的要点?一、要点感悟课件制作ZHQS1、修身要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2、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宏其度,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您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您遇到圣人的时候。——美孚石油公司开普敦分公司的总经理贾姆纳课件制作ZHQS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离娄》上4)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怒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4)朗读讨论2、为什么要“反求诸己”?课件制作ZHQS思维拓展读一读,想一想

3、:孟子的快乐有哪些?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20)课件制作ZHQS2、为什么要“反求诸己”?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上》3)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28)朗读感悟课件制作ZHQS当代哲儒唐君毅:“人生之所求,不外七项事,即求生存、求爱情、求名位、求真、求善、求美,求神圣。

4、……人生实际上总是为这些要求所主宰的。“形而下的人生欲求”,现实人生;“形而上的人生欲求”,超越人生。课件制作ZHQS3、“强恕而行”是什么意思?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课件制作ZHQS“强恕而行”的“恕”是不是“宽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伯多禄对耶稣说:“主,如果有弟兄得罪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呢?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说七十个七次。”课件

5、制作ZHQS强恕而行子贡问过孔子,如果有人能对民众大方地施与和救济,应该算是“仁”了吧?孔子认为根本算不上,他对“仁”的回答有12个字:“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仁者,只要自己想立的,便也帮助人能立;自己想达的,便也帮助人能达。这里说的仍然是推己及人的思想。课件制作ZHQS请你说说“恕道”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课件制作ZHQS难点突破: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心上》2)没有一切不

6、是由天命决定的,顺从天命,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墙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承受的不是正常的命运。课件制作ZHQS孟子思想小结孟子修身之道反求诸己,强恕而行。深刻意义自我反省,享受人生;顺从天命,成就品格。课件制作ZHQS课堂训练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离娄》上4)(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

7、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人不亲,反其仁”的意思是我爱人而人不亲我,则应反求诸己,恐我之仁未至也。B.“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意在强调反躬自责的重要。C.“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是说永远谈论天命,以求得福分。D.孟子指出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才能自求多福。(1)C(是说永远配合着天命行事,多为自己求福。)课件制作ZHQS(2)孟子的这段话,阐述的是儒家所坚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个人修养原则——“反求诸己”。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你的理解。课件制作ZHQS六、课

8、堂提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是今天成为我们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一乐作文。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11年高考作文江西卷)课件制作ZHQS作业布置课件制作ZHQ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