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2012大学语文(下)

复习2012大学语文(下)

ID:36891015

大小:290.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10

复习2012大学语文(下)_第1页
复习2012大学语文(下)_第2页
复习2012大学语文(下)_第3页
复习2012大学语文(下)_第4页
复习2012大学语文(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2012大学语文(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灞陵行送别(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灞桥灞桥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灞陵,也作“霸陵”,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唐人送别者多于此。霸陵有桥,来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为“销魂桥”。----《开元遗事》成为送别之意象。“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灞水”重复出现,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写灞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这是虚

2、写。“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此句写景有何作用?古树枯而无花历经沧桑、归于默然春草萋萋增加离别的惆怅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王粲,汉献帝时代著名诗人。董卓的部将在长安作乱,他避难荆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诗》,其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这里说朋友南行之途,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友人在离开灞陵、长别帝都时,也会像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

3、落日浮云生。”紫阙[què]: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落日+浮云”的景色描绘有何作用?描写黯淡的景色,象征朝廷中奸臣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骊歌之所以愁绝,正因为诗人所感受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由此触发的更深广的愁思。围绕离别,诗人还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古老的西京,绵绵的古道,紫阙落日的浮云,怀忧去国、曾在灞陵道上留下足迹的前代诗人王粲……由于思绪绵绵,向着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杜

4、甫《羌村三首》(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峥嵘:本形容山的高俊,这里形容云层重叠突起的样子。日脚:太阳下射的光线。拟人手法,衬诗人迫切回家的喜悦之情。日落(夕阳):客愁思家的符号。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鸟叫反衬环境冷清,流露诗人的悲凉情绪。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画面一:反常细节反映时代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主题句“偶然”一词,包含深刻内容和无限感叹。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画面二夜

5、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画面三婴宁p162作者着力刻画的是女主角的外貌美和爱花、爱笑以及纯真得近乎痴憨的性格特点。婴宁爱花的性格特点映衬婴宁如花的容貌,纯真的心灵。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刻画婴宁近乎痴憨的单纯天真。婴宁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没有受到封建礼教规范毒害的少女的本性。作者塑造出这样一个形象,显然具有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在封建社会里,人性扭曲,而婴宁,却十分纯洁。作者赋予人物这种理想化了的性格,又表现了作者对于归真返朴的人性的向往。婴宁到了王家后,婆母嫌她“太憨生”,经过婆母一番封建礼教的训诫,婴宁“矢不复笑”,天真烂漫的理想性格消失了

6、。这种性格的悲剧性结局虽未免使读者惋惜,却符合严酷的生活规律。写出这种性格的结局,表现了作者对现实认识的深刻认识。主题:通过描写一个性格发生了重大转变的女性形象,批判和揭露了封建礼教压抑、窒息妇女健康天性。艺术特色1、构思巧妙独特。2、抓住人物个性的主要特征,多角度进行描写。①环境的描写来烘托婴宁的性格。②外部形象的描写,显示出人物的性格。③刻画人物,虚实相衬。《赞美》主题《赞美》一诗,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作品先诉说了祖国和人民所经历的无数深重的灾难,后赞美了人民的勤劳与坚强,觉醒与牺牲,同时也呼唤人们勇敢地站起来,与命

7、运抗争。赞美穆旦第一部分①:写“我”对祖国土地与人民的感情。第一节1、“干枯的眼睛期待泉涌的热泪”是什么意思?“干枯的眼睛”指承受苦难的人民。“泉涌的热泪”指战争胜利后喜悦的泪水。诗句让人感受到期盼胜利的力量。2、土地、人民和“我”之间的“拥抱”象征什么?象征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民族站起来的前提条件和历史要求。赞美穆旦第二部分②③:通过对“一个农夫”的叙写,赞美人民坚强无畏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第二、三节:1、分析诗中的农夫形象?从历史和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人民形象。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象征了灾难深重、坚韧不拔而又充满

8、生机的中华民族。2、“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句暗示什么?“拥抱”暗示为他所感奋,觉醒。“痛哭”暗示农夫可能牺牲,有悲哀,但也有追慕英烈去奋斗之意。赞美穆旦第三部分④:写祖国历史的停滞和耻辱。三个“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