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含解析)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含解析)

ID:36933887

大小:1.2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8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1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2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3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4页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规范练12 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2015山东日照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第1~2题。1.“北山”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图中“库姆塔格沙漠”与“低丘”所在地,相同的地质形成过程是(  )①断裂下陷 ②风力沉积 ③风力侵蚀 ④河湖沉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导学号25360175〛(2015山东济南一模)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二百千米,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第3~4题。3.对图

2、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不会含有化石D.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与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5~6题。55.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6.甲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A.褶皱弯曲成山岭B.外力侵蚀成谷地C.流水沉积成山岭D.断裂下陷成谷地(2015湖南长沙一模)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完成第7~8

3、题。7.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  )A.G晚于BB.A早于DC.B晚于DD.C早于F8.关于该地,说法合理的是(  )A.如果修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选择F层相对安全B.A处有可能找到的化石硬度比较大C.若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偏北风比较强盛D.从②地向下钻井开采石油费用较少〚导学号25360176〛下图是关于地质构造形成的演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甲、乙地质构造分别是(  )A.褶皱、断层B.断层、褶皱C.背斜、断层D.向斜、断层10.甲、乙地质构造产生的原因是(  )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内、外力共同作

4、用D.内、外力先后作用(2015湖南怀化二模)2015年2月,蛟龙号上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大量的黑烟囱。新生的大洋地壳温度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渗透可达几千米,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了周围岩石中多种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形成黑烟囱。图甲为90°经线圈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图乙为海底烟囱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5图甲图乙11.图甲中1板块为(  )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12.可能发现黑海底烟囱的是(  )A.1和2板块交界地带B.3板块内部C.4板块内部D.2和3板块交界地

5、带〚导学号25360177〛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构造等高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它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件。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①②③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  )A.气井、水井、油井B.气井、油井、水井C.水井、气井、油井D.水井、油井、气井14.该地沿E→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为(  )二、综合题1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图1图2(1)图1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其成因是 。 (2)结

6、合所学知识,对图1中C、D、E所代表的三类岩石按年龄由老到新进行排序。(3)图1中B为流动沙丘,结合图2所示的流动沙丘等高线示意图,判断B所处地区的盛行风为    。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5)在图1中标出断层两侧岩体的运动方向。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分别判断甲、丙两地的地质构造及甲、乙的地形。(2)简要分析乙地地形的形成原因。(3)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考点规范练12 山地的形成1~2.1.C 2.C 解

7、析:第1题,图中“北山”存在明显的断裂面,地质构造为断层,海拔1200米5,地势较高,为断块山。第2题,“库姆塔格沙漠”与“低丘”所在地的古老基岩以上均存在沉积层,可判断两地曾经地势低洼,接受沉积,两地共同的沉积层为“第三纪河湖相砂、泥岩”;结合图中明显的断裂面,两地曾经都发生过断裂下陷。3~4.3.A 4.A 解析:第3题,图中岩石呈水平层状分布,为沉积岩,没有受到水平挤压,其中可能有化石分布;而岩石有明显的外力侵蚀痕迹,表明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第4题,东非大裂谷为断层,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且为沉积岩。5~6.5.A 6.B 

8、解析:第5题,甲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第6题,背斜成谷是外力侵蚀的结果。7~8.7.B 8.C 解析:第7题,B、F、G为沉积岩,C为沉积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