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论文

阿q正传论文

ID:36953763

大小:24.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2

阿q正传论文_第1页
阿q正传论文_第2页
阿q正传论文_第3页
阿q正传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阿q正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阿Q的形象作者:辽源市东丰县大阳镇影壁山小学电话:15843578255申恒博论文摘要:小说真实地描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灰色图画:麻木的人们,专制的统治,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以及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给人带来的变态与畸形心理。鲁迅在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艺术再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愚弱国民的灵魂,并把中国人潜在的心理因素生动的揭示出来。阿Q的出现,对于安于现状、丧失自我意识的国民来说,无疑是梦醒的警钟。同时也再提思想启蒙的迫切性。关键词:阿Q形象流浪精神胜利法辛亥革命引言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

2、命的伟大任务。资产阶级把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而与封建势力妥协。所以,革命遭到失败。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就后者说,是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的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于是写了一篇《阿Q正传》。《阿Q正传》最初发表在创办于1916年8月的北京《晨报》副刊上。虽然当时已经是中华民国了

3、,但是文化上还是要求很严,不可以谈论政治。而报纸只提倡写一些让人开心的故事。鲁迅的这篇小说是应这份报纸的编辑孙伏园的邀请,写的一个叫做“开心话”的栏目的连载。用笔名“巴人”发表。取的是“下里巴人”并不高雅的意思。这个小说写得很有趣,大家都喜欢看,但是后来越写越不开心,越写越沉重,写出了中国国民性的典型,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思索。江南水乡的未庄,土谷伺里住着一个人。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他叫阿Q。有一回,阿Q说他似乎是姓赵,和赵太爷原是本家,细细地排起来,比起赵太爷的儿子赵秀才还长三辈。哪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赵太爷一见,大

4、声喝道:“阿Q,你这个混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没有抗辩,从此也不敢再姓赵。阿Q既自尊又自负。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和别人口角时,间或睁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就是对有钱有势的赵太爷、钱太爷也不表现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呢。阿Q就是这样用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实际上的失败的地位。后来想赵太爷的女仆吴妈“求爱被赵秀才打出门外。为讨“生计”,被迫进城入伙偷盗。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他从县城返回,虽一向反对“造

5、反”,但见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对此惊恐万状,于是也不免对革命“神往”起来,摇身一变为“”革命党的假洋鬼子扬起“哭丧棒”,不许他革命,赵家遭抢后,无辜的阿Q又突然被“革命党”抓进县大牢处决了。可悲的是,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一章里,还提到城里依然如故,掌权的还是原班人马,举人还在追究陈年老租,依然游街示众,依然看客如云,只是审问的跪改为站,处决的砍头改为枪毙。小说显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团漆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依然是那样麻木。下面,我就从小说的情节入手,沿着情节

6、的进展,来分析一下阿Q这个典型形象。一、《阿Q正传》开辟了农民形象进入艺术殿堂的新纪元中国农民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最早得到表现是在诗经中,多数是勤劳善良的形象;在小说中,农民一般都是麻木,愚蠢的,都是被利用的工具。像这类小说塑造的人物都脱离了农民生活,他们的身上只有一点农民的味,而真正以农民为核心的小说,《阿Q正传》是第一部,然而这并不是说明农民的地位提高了。这样一个艺术新天地的开拓,从根本上说来,并不是简单地仅仅是作家个人意志和艺术追求的产物,而主要是社会的历史变化所引起的小说题材转变的结果。清末民初,随

7、着辛亥革命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革命的呼声响彻中国。历来是被利用对象的农民,这次会有怎样的表现?社会观念的改变在普通人中是非常缓慢的,既重视了他们的存在,又更加鲜明的显现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轻贱和卑微。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具体生动地展示封建末期中国农民的形象,反映了许多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具体描写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生活在今天,我们要想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它的后期,在地主占统治地位的土地私有制度下,农民的悲剧命运及其生活风貌。了解农民的肉体和人格是怎样被蹂躏和被侮辱的,灵魂是怎样被腐蚀和被污染

8、的,人性是怎样被异化和被扭曲的,了解他们过人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的活力是怎样被消解在庸俗无聊的斗争中的,就不能不读《阿Q正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