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杂感

“写作文”杂感

ID:36970329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5

“写作文”杂感_第1页
“写作文”杂感_第2页
“写作文”杂感_第3页
“写作文”杂感_第4页
“写作文”杂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文”杂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写作文”杂感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何捷在作协活动,常接到秘书处的通知:请结合某主题,撰写随笔,散文,诗歌……于某日前上交作协秘书处,奖励办法如下……但凡接到此类通知,我会审视这个“主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熟悉了解程度,决定是否“完成任务”。诚恳地说,作协并未给我任何压力:写也罢,不写也罢;写则推荐发表,给予奖励,不写照样欣喜欢迎你,绝无冷眼相视之意。正是这种宽松氛围以及“重赏”,勇夫更勇,后来争上游者也似恒河沙数,生生不息,故作协兴旺,欲入门者车载斗量。恍惚间,饱受作文教学困扰的我也感觉写作确实是件乐事。对比孩子

2、习作,我似乎找到孩童痛苦的大众根源。其一,受命作文。不论喜好,不管生熟,一律受“命”而作。作文是一道特殊的但却是必须完成的作业。更可怕的是,完成质量的好坏居然决定着你的人品,学养,那些重大场合下的作文甚至决定着一生的命运。能不可怕么?相比之下,成年人或者更准确说是那些已经成为作家的“写作高手”们就显得从容多了,自由极了,能写就写想写就写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设想一下,倘若硬是让他们也依教师的命题作文,而且命题大多是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时,这样的写作活动是不是会要了他们的命呢?依我说,我会以死相抗,绝难从命。可是,

3、偏偏就是孩子没有这样的权利。其二,动力缺失。孩子写成的作文只有被“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份,多以“被批评”作为某一次习作活动的终结状态。如果那有哪个敢不写,后果自负,那惨劲儿可想而知。再如那些作家们能享受的类似得奖,发表,传阅,诵读等鼓励,孩子更是不敢奢望的,要想拥有如作家般发表作品后得到稿费的物质奖励更是微乎其微的。这样一来,写作的动力被磨灭殆尽,创作热情淡然无存,写成好作文更是天方夜谭。不少作家状告百度文库侵权的理由是:免费下载,得不到稿费,创作没有动力。我想作家们真该和孩子们比一比。比较之后可能会庆幸:作品能

4、被发表,被转载,被那么多人阅读,好幸福啊!孩子们的作文被教师批阅之后就只能和其他的作业在废纸堆里一起“慢慢变老”,这是绝不是什么“最浪漫的事”。照这样看,解决作文难作文苦的办法就是将所有孩子都请进作协,以作家标准待之。岂不可笑!但这可笑的推想结果又给我启发:我的推想自发源处就错了,作文痛苦的根源并不如前文所述。怎么回事呢,难道要我推翻自己的苦心论述并赏自己一耳光?原来是我们忽略了孩子作文的本质属性——习作。我在多篇论述中强调小学生“习作”的根本属性,今不妨再次赘言以正视听。小学阶段的作文真正应该叫做“习作”,就

5、是练习写作的意思,只不过我们习惯上称为作文罢了。其真义在“习”字的训诂上可见一斑。“习”字古法写作一个象形字,上部分是鸟的羽毛,下面是太阳的图案。合起来就表示一只小鸟在太阳下练习飞翔。大家想一想,小鸟学飞有什么特点呢:不怕失败,多次尝试,有大鸟指导,善于模仿。把这些特点组合起来,你对作文就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啦:作文就需要多次练习;需要模仿;写错了不要紧,写不好更不要紧,习作即是错误的艺术,就是修正错误的过程;最后,千万不要忽略了老师、家长的指导,一味自己闷头瞎编是徒劳的,有效指导能事半功倍,更能达成目标。现在反观

6、小学阶段教师的命题作文教学行为,具有科学性。其一,训练就需吃苦。大众对教育的期待很高,很美,希望孩子在快乐中成长,能自觉自愿达到“乐于动笔,易于表达”之美好状态。但是只要略一思考就知道:学习原本就是苦的。乐趣是学习过程中的附属,唯有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能苦中作乐方能感受。外界提供的环境,条件,方式再变化也是“标”,当这些信息要真正通过大脑被识记,掌握,内化时,未必都是愉快的经历。习作训练更是如此:字、词、句、段、篇,事无巨细,皆需要训练;布局谋篇,结构章法,都要揣摩,语言风格,表达方式都在训练中不断形成、完善,

7、所以,吃点苦是必须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那些想要写好的孩子更要做好吃苦准备。哈佛大学名言是“精英教育都是吃苦教育”,英国伊顿公学和美国的耶鲁大学都是以培养精英著称的,但这些大学对学生意志及其他优良品质的培养几近古怪和残酷,如艰苦的体能训练,比如严酷的等级制,新生几成高年级学生的仆人,比如容许打人……这与我们想象中的贵族教育差距甚大。学生呢?自然只能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因此,希望不痛苦就把作文写好,几乎是不可能的。譬如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朱光潜,季羡林等大师先贤无不是通过早期的苦学,通过聚沙成塔式的积淀后

8、才能挥斥方遒,纵横古今,博通中外,他们中的许多人小时候是接受苛严的私塾教育,在死记硬背中接触到国学经典的,试问当时他们能感觉乐趣么?可后皆能以此为乐,为终身成就之体现,他们皆坦言皆仰仗于小时候的苦学。我想,到此,我推崇想要习作优异必须苦学的观点已经表明。其二,批评是常态。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鼓励固然能激发斗志,但有效的批评更有利于品质的提升。据传,传统艺术行当如京剧,相声,琴艺,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