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学与问》(苏教)

教学设计《学与问》(苏教)

ID:36983089

大小:244.9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教学设计《学与问》(苏教)_第1页
教学设计《学与问》(苏教)_第2页
教学设计《学与问》(苏教)_第3页
教学设计《学与问》(苏教)_第4页
教学设计《学与问》(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学与问》(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学与问》◆教材分析合肥市胡老师《学与问》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第23课。知道“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还要注意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用于说理和讲解的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所讲述的道

2、理;3.总结课文中语言的特点,理解文中对“学”与“问”的辩证关系讲解。通过对课文中所举例子的思考,发散思维,理解求得真知的正确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激发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了解本文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2.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学习方法和哲理意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巩固和学习写作技巧和手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写作能力;2.感受情感表达的多种方式。【教学难点】1.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感受“学”与“问”的辩证关系,理解“在学中问,在问中学”的学习方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课文与预习字词,养成预习的好习惯;2.制作多媒体课件;3.生字词小黑板、范文朗诵录音。◆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同学们,你们在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东西时,比较喜欢自己想还是询问别人?还是放着,没多久就忘记了?和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答)今天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关于获取知识的方法,作者认为学习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学,还要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课题)2.简介哥白尼和沈括: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

4、):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区分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沈括——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

5、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二、整体感知:1.按要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出示生字词。道理殿堂充满奥秘瞬息万变不屑请教观察翱翔3.检查读课文情况,并相机正音。4.自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讲解了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学还要问?课文主要是

6、运用多种论述方法加上体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技巧,生动形象的讲出了“不懂要问”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性。三、精读领悟:(一)分段理解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都说了什么?全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主要在总体上写出了全文的主旨。总领全文。并点出本文的主旨:在学习中“问”的作用。2.第二自然段举了哥白尼的例子来佐证观点。通过哥白尼小时候提出的一系列“古怪”的问题,来佐证要“在问中学”的主题思想。3.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第三段主要是以通俗的语言讲解出了“吾师道也,弗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和“闻道有先后,术业

7、有专攻。”这个道理。以及生活中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有一颗求知的心,如果努力探求,就一定会有收获。4.第四自然段又举了谁的例子?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这一自然段举出了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探求“人间”与“山寺”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再次证明了学问学问,不仅学,还要问的道理。5.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总结全文的?首尾呼应。强调了“学与问”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二)总体领悟1.仔细读课文,本文讲述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本文是通过举例与论述结合的方式来说明主旨的。而且为避免枯燥,采

8、取了论述与举例相互穿插的方式来说明问题。2.本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总括性的语言,那么中心段落应该是第一自然段还是最后一自然段呢?为什么?(指生自由说)本文的中心段落应该是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虽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