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教学设计

日历教学设计

ID:36995650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日历教学设计_第1页
日历教学设计_第2页
日历教学设计_第3页
日历教学设计_第4页
日历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日历》◆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文章以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日历”引出话题,前半部分主要写翻日历时为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十分快活,后半部分引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揭示了人要充实自己的人生日历,要将生命过的有意义这样的主题。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哲理感悟,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基本字词;2、积累有关时间、生命的名言、故事、 笑话、谚语等;3、通过课外阅读拓展本文相关主题方面的知识面;【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过程;2

2、、在活动中参与学习的过程;3、体验新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依据课文,延伸阅读,以写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梳理文章脉络,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2、理解文章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抽象意义的巧妙构思。【教学难点】依据课文,延伸阅读,以写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课前准备◆新课标第一网1、多媒体课件;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了解日历的有关知识,搜集有关作者冯骥才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当我第一次读冯骥才的《日历》时,我不禁像今天这样,悄声吟诵起朱自清的《匆匆》了。可是我觉得,在日子面前我们也并非无能为力: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既然日子的色彩和生命都是我们赋予的,那么我们就不应让日子的色彩显得暗淡,让日子的生命变得枯萎。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意识到,那一页

4、页日历上,流淌的是时间,被我们撕去的,是生命。但愿,今天我们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会对时间,对生命,对人生,都会有些新的认识。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的生平与作品: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神鞭》,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2、检查并巩固重点字词的音形:让学生自己找出生僻或

5、认为重点的字词,通过标音、注释来解决疑难、重点字词。倒行逆施  刻骨铭心  黯淡无光   侥幸   拍摄   纯粹生词:无聊:无事可做,觉得没意思。或言谈行动毫无意义而使人讨厌。  生机勃勃:生命力很旺盛,充满活力的样子。  无奈:无可奈何,没办法或表示可惜不能如愿的转折。 刻骨铭心:形容深刻难忘。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等的能力。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纯粹:单一,不搀杂质的,或单纯的。  wWw.xKb1.coM本能:人或

6、动物不学就会的性能,如婴儿吃奶,蜜蜂采蜜等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整体把握,理清脉络:理清脉络,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朗读以下文段,概括大意。第一部分(第2—3自然段)扯下一页日历——向往明天但又感到岁月匆匆与虚无。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因为那是生命的页码。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明白日历的意义——生命忠实的记录。第四部分(第10—15自然段)不肯再去扯日历——因为想保存岁月。归纳:由此可知,本文表面看来是写日历,但处处是写时间,写生命。从“扯下一页日历”到“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再到“明白日历的意义”和“不肯再去扯日历”,这个

7、过程就是对时间与生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2、再读文章,体会构思:(1)珍惜时间与生命,这是个抽象的问题。作者如何把抽象变得具体可感? 明确:主要原因是作者把抽象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从“日历”还原为“日子”,而“日子”则是人的每一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着十分具体而丰富的内容,每一个人都拥有“当前的每一天”,从这一点去打开思路。 当“日历”还原为“日子”,就面临一个问题:我们拥有很多日子,但是否每一个日子都是有意义的?“意义”又是如何产生的?是自然存在的,还是人为创造的?(从“今天”去规划“明天”这一点去思考。)我们拥有很多日子,

8、而且大部分日子都是重复的。怎么使得这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