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ID:37026865

大小:275.4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1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_第1页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_第2页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_第3页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_第4页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返回第一节谋取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一、谋取绝对利益绝对优势学说(绝对利益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是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生产者所掌握的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国家层次企业层次二、赚取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学说(比较利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产品的比较优势来源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可以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产品P的相对劳

2、动生产率=产品P的人均产量/其他产品的人均产量还可以用机会成本的大小来衡量。第二节优化资源配置一、资源配置学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来解释贸易的发生机制:*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或生产资源配置*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是不同的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的差别二、贸易模型基本假设为:1.两个国家。(例如,中国和美国。)2.使用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中国是劳动力充裕国家,美国是资本充裕国家。在中国,单位劳动的价格是1,单位资本的价格为2;在美国,单位劳动的价格是4,单位

3、资本的价格是1。)3.生产两种产品:纺织品和钢铁。(无论生产纺织品还是生产钢铁,都要使用劳动力和资本。但使用的比例不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和较少的资本。钢铁假定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时需要大量的资本和少量的劳动力。)4.劳动力和资本可以在国内各部门自由流动(从而在一国国内各部门形成平均价格),但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从而维持国家间同一要素价格差)。5.为了集中分析要素比例差别,各国的生产技术假定是相同的。(这意味着两国生产同种产品所需的生产要素投入是相同的。假定生产1单位纺织品的要素投入为5单位劳动和1单位资本;生产l单位的钢铁所

4、需的要素投入为:1单位劳动和lo单位资本。)这祥,两个国家纺织品和钢铁生产的单位成本如下表所示:中国美国劳动单位价格资本单位价格纺织品单位成本钢铁单位成本12721412114第三节利用产品寿命周期产品寿命周期学说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andvernon)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在三个阶段中发生变化,决定了产品的生产、出口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流向和时间。在技术垄断阶段,在国内生产能获得较大垄断利益;随着时间推移,由技术垄断到技术扩散,使技术因素在比较优势中的地位削弱,

5、生产成本和规模效益对比较优势的作用上升,从竞争条件看,国内外竞争者从无到有并不断增多,动摇了美国创新企业的垄断或寡占地位,而且价格竞争逐步取代了非价格竞争第四节发挥综合优势一、企业特定优势企业特定优势学说由海默和金德伯格共同发展起来“海—金传统”*企业到国外去进行直接投资,其原因主要是它拥有待定优势,即垄断优势,并力图借此优势去牟取更大利润。“所有权特定优势”这种优势何在?* 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善的优势,如产品差异,特定的营销技巧等;* 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善的优势,如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管理经验等;* 来自规模效益的优势。二、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学说英国经济学家

6、巴克利和卡森1976年提出起源于科斯30年代提出的交易费用假说是这一原则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科斯的假说针对所有产品,而内部化理论则主要针对中间产品。在这里,中间产品主要是技术、诀窍和管理技能等知识产品。三、区位优势和综合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该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OLIParadigm”“O”指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SpecificAdvantage),  “L”指区位优势(LocationSpecificAdvantage),“I”指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SpecificAdvantage)

7、。区位优势并不是企业本身所拥有的,而属东道国所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二是指东道国政府政策灵活、优惠、合理而形成的优势。只有同时具备三种优势,才能对外直接投资。例如,如果只有“O”和“I”,而没有“L”,企业缺乏良好的国际投资场所,那么企业就只能在国内实行内部化,以生产出具有优势的产品,向国外出口;如果只有“O”而缺少“I”和“L”则企业只能把无形资产转让给别的企业,因为这时企业既不能在内部利用,也不能对外直接投资。“三优势模式”实际上就是说明了企业怎样发挥综合优势,如何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原则问题。第五节寻

8、找更大成长空间一、企业生命周期和蜕变理论我国学者陈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