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

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

ID:37085861

大小:1.74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5-17

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_第1页
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_第2页
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_第3页
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_第4页
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云南多民族共生村落居住空间演变研究——以郑家庄为例英文题目:StudyontheEvolvementofMulti-nationalityLivingSpaceinYunnanProvince——aCaseStudyofZhengjiazhuang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名称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姓名李立晓学号1523130061导师姓名李君职称副教授2018年5月10日摘要摘要农村居民点是农户活动的中心,居住空间扩展和优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农村居住条件和空间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

2、生产生活环境、农户就业方式和收入渠道都在不断变化。农户作为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下,对居住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样的转变影响农户对居住区位的选择,从而形成居民点空间变化。鉴于居民点空间演变研究较多,为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在结合前人对农村居住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选取多民族聚居村落——郑家庄,运用多学科融合理论,采用“3S”和“PRA”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该村落居住空间特点和多民族属性数据库。同时引入共生理论,从共生三要素分析该地区多民族聚居的空间特点和结构优化,在充分考虑农户意愿和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上,协调农户居住空间、

3、生产和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使各居民点、各民族之间实现空间连续性,完善多民族共生村落的居民点空间、共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障人与地、人与人(农户与农户、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协调性,加强各民族居民点空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共生,提升各民族之间的共生度。通过对多民族聚居区(郑家庄)居民点空间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郑家庄多民族聚居区中不同民族的空间分布形成“互嵌—共生”模式,随时间推移变化明显。随着时间变化,农户数量不断增加,居民点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居民点扩展与农户经济收入提高和居住需求存在密切关系。不同民族的居住空间演变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共性表现为

4、多民族居住空间扩展方向一致,特性表现为各民族在交错分布的同时受亲缘关系影响明显,居住空间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显著,其中藏族受亲缘关系影响“小聚居”特征突出。(2)郑家庄农户居住空间变化程度不断加强,其演变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其中自然环境是空间发展演变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力;历史文化决定了郑家庄多民族I摘要聚居和多种文化融合;政策制度则决定了空间演变与扩展的方向。经济发展是导致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收入渠道扩宽和从业类型多样化使农户经济收入增加,从而导致对住房和居住环境的需求提高,在自然、经济、文化和政策的影响下使

5、各民族互惠共生、和谐发展。(3)共生理论对多民族地区居民点空间优化和民族关系具有适用性,能够促进多民族融合,带动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人—人、人—地关系和谐。基于郑家庄居民点空间分布现状和各民族关系,根据农户需求和意愿提出优化路径,首先从生产和生活空间来进行优化,使农户之间、各民族之间带动作用更强;其次对居民点内外部空间结构优化及对共生环境的完善,更实际的满足农户需求;最后从共生三要素出发,对郑家庄自然、人工和文化环境进行完善,依托当地资源和多民族特点发展乡村旅游;在优化共生环境、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各民族关系融合、乡村旅游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提升村子活跃度

6、,使各民族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共生理论;多民族;空间优化IIAbstractAbstractRuralresidentialareasarethecentersofruralhouseholds'activities.Theexpansionandoptimizationofresidentialspacehasbecomeanimportantmeasurefortheconstructionofnewruralareas.Inrecentyears,withthecompletionoftheimplementationofawell-offso

7、ciety,therurallivingconditionsandspaceoptimizationhaveachievedremarkableresults.Theruralproductionandlivingenvironment,farmers'employmentpatternsandincomechannelsareconstantlychanging.Asamicro-subjectofruraleconomicactivities,ruralhouseholdshaveundergonemajorchange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