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

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

ID:37088566

大小:7.46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19-05-17

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_第1页
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_第2页
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_第3页
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_第4页
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Q2学校代码:10697密级:公开学号:201520864NorthwestUniversityI?士字位论文MA’STERSDISSERTATION夭豆转座子7抑^转座机制的研究学科名称:细胞生物学:常恩洁指导老师作.者:徐敏副教授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二?一八年MolecularstudyontheexcisionmechanismofsoybeantransposonTgm9AthesissubmittedtoNorthwestUnive

2、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inCellbiologyByChangEnjieSupervisor:XuMinAssociateProfessorMarch2018摘要大豆转座子Tgm9转座机制的研究摘要Tgm9是大豆中最早发现的具有转座活性的转座子,以“剪切-粘贴”形式进行转座,其末端具有反向重复序列CACTA,3’亚末端高度重复,编码两种参与自身转座的转座酶Transposase1(TNP1)和Transpo

3、sase2(TNP2)。目前为止,Tgm9的转座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序列之间的对比,我们发现玉米转座子En/Spm编码的转座酶TNPD与TNP2具的有较高的相似性,推测TNP2的功能与TNPD相近,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通过分析TNP1的二级结构,我们发现TNP1具有DNA结合的功能。通过对转座酶功能的分析以及结合CACTA家族其他成员的转座机制,猜想Tgm9的转座机制为:TNP1分别结合到转座子的两端的末端序列,通过TNP1与自身的相互作用将转座子拉成环状,TNP1招募具有核酸内切酶的功能的TNP2,将转座

4、子切割下来。验证以上猜想需首先证明:转座酶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转座酶之间有相互作用。将转座酶与GFP融合表达,通过烟草瞬时表达实验,确定转座酶的亚细胞定位;通过荧光双分子互补实验(bimolecularfluorescencecomplementation,BiFC)以及酵母双杂交实验(yeasttwo-hybridY2H)探索转座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在前两个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转座酶进行分段,进一步探索核定位信号以及在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区域。研究结果如下:我们将TNP1/TNP2分别构建到植物双元表达

5、载体pCAMBIA3300中,以2x35S为启动子,卡那霉素(Kan)为筛选标记,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标记,我们通过烟草瞬时表达,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得到以下结论:TNP1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以及类似细胞骨架的丝状结构;TNP2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我们将TNP2和TNP1分别与YFP的N末端片段和C末端片段融合表达,我们通过荧光双分子互补实验,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得到结论:TNP2与TNP1可以互作发生在细胞核中;TNP1可以与自身互作,发生在细胞核以及丝状结构;TNP2则不能与自身互作。酵母

6、双杂交实验的结果显示转座酶之间不能互作,为了确保实验的结果的I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靠性,我们通过westernblotting从蛋白水平上检测转座酶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发现转座酶在酵母中不能稳定表达,所以酵母双杂交的结果为假阴性。为了进一步分析TNP2各个片段的作用,我们将TNP2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段,通过烟草瞬时表达实验,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信号,得到以下结论:TNP2618-928、TNP2928-1058区域有核定位信号,通过BiFC实验,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信号,得出结论TN

7、P2618-928、TNP2928-1058可以与TNP1在细胞核中互用。为了进一步分析TNP2各个片段的作用,我们将TNP1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段,通过烟草瞬时表达实验,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信号,得以下结论:TNP1的N端、C端都有核定位信号,定位在丝状结构信号位于N端。通过BiFC实验,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信号,得出结论C端100个氨基酸在与自身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TNP1200-755、TNP1200-655、TNP1200-555可以与TNP2在细胞核中相互作用。因为我们没有从大

8、肠杆菌中纯化出TNP1、TNP2,所以无法验证TNP1是否具有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到转座子的两端的末端重复序列的功能,TNP2是否具有核酸内切酶的功能。下一步可以尝试在植物中纯化TNP1、TNP2。通过以上实验,初步验证了以上对Tgm9转座机制到的猜想,我们已经证明了TNP2亚定位的细胞核中;TNP1定位在细胞核以及丝状结构;TNP1可以与TNP2相互作用;TNP1可以与自身相互作用。我们猜想转座酶的大小会影响转座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