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

25《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

ID:37111130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7

25《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_第1页
25《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_第2页
25《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_第3页
25《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_第4页
25《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5《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闲、磅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全诗所写的内容。背诵课文。3、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全诗所写的内容。2、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长征背景资料及毛泽东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解题导入。1、播放

2、《长征》歌曲。师激情解说:同学们,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叫“长征”。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神话”。2、板书课文题目。(生三次齐读课文题目。每次齐读前引言:这是地球的红飘带;这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这是前所未有的神话。)过渡: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而毛主席仅用56个字就概括了这其中的一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毛主席的满怀豪情吧!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3、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思考:听了这首诗,长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7/7(学生结合诗中具体词语交流感受:“万水千山”体现红军长征非常艰难……)2、学生自由朗读诗文,再谈读后感受。(联想画面试谈感受。)3、学生结合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4、出示学习课文的要求:(1)轻声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读、互评,纠正读错的字音。同桌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3)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4)指导书写。(“崖”字下部里面是两个“土”;“岷”字的“山”要适当地往上靠一点。)(5)借助工具

4、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逶迤、磅礴、等闲、乌蒙、细浪等)(6)全班大声齐读一遍生字。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指名朗读,师生评价。(评价角度:字音、语调、韵律。)6、默读课文,思考:诗中描写了长征的哪些场景?有哪些疑问?做出标注。三、熟读全诗,了解文体。1、学生自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并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着理解,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3、师生共同交流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长征期间,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他

5、满怀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4、了解文体。教师介绍文体:“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诗中四大句也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朗读全诗,理解诗歌。1、指导朗读:教师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7/72、学生练习,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3、教师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五、总结全诗,积累语言。1、师总结:这首《七律

6、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一幅幅图画。下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第二课时一、回顾诗歌,感情朗读。1、引问:上节课同学们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谁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上节课的收获?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二、研读全诗,感悟情感。(一)学习前两句诗。1、导学:快速扫读课文,用一个字概括红军长征给你的印象。生扫读后汇报。(难)2、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定?体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和意志?指名回答。(从“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以断定红军面对困难没有退却,体现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3、导读:你能带着对红军战士的无比崇敬来读一读前两句吗?学生练习朗读这两句诗。4、“等闲”是什么意思?加上一个“只”使你体会到了什么?5、学生练习朗读。6、抓住“万水千山”体会难。(1)导学:经历万水千山只当作是平常事,那“万水千山”是一万条河,一千座山吗?诗中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呢?在诗中圈一圈,把山、水圈出来。师生交流。(作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山和水,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7/7(2)(

8、出示地图)学生观看地图,教师指出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3)指生读前两句,读出红军的英勇无畏。(生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导学:红军把什么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呢?谁能把整句话连起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8、学生交流后总结。(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过渡:这“万水千山”真的是等闲小事吗?让我们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一边读一边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