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

ID:37113999

大小:607.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7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_第1页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_第2页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_第3页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_第4页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遥感信息叠感匣用机载激光扫描(LIDAR)标准数据格式(LAS)的分析与数据提取刘春①~,姚银银①~,吴杭彬①’②(①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上海200092;②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机载LIDAR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三维地物探测手段,其相应的数据格式也在不断发展。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ASPRS)协会下的LIDAR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了标准LIDAR数据格式LAS,经过改进,目前已有4种版本,分别是LAS1.0、1.1、1.2与2.0(拟定版)。本文在解析4种版本的基础上,探讨了LAS标准格式的发展

2、趋势,并采用IDL6.2语言对该格式的LIDAR数据进行读取和转换试验,检验了LAS格式的效率,并为以后的LAS格式数据处理提供参考。关键词:uDAR;LAS;IDL;格式分析;数据提取中图分类号:TP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177(2009)104—0038—05的应用]。本文以原始的LAS1.0为基础,详细解1引言析LAS的逻辑格式,探讨LAS版本的发展和应用。机载激光扫描(LIDAR:LightDetectionand此外,LAS格式的读取和转换,是进行LIDAR数据Ranging)技术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口],它

3、利用处理的前提,虽然目前ArcGIS9.2Workstation和激光测距与GPS定位原理,可以快速获取地物上高ERDASImaging9.1等软件都有相应针对LAS的精度的三维坐标点。因其比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精读取模块E2],但是对于数据扩展和单个数据字段的度高且测绘范围广,近几年来,利用LIDAR技术提取并不是非常方便。因此,本文采用可视化语言进行地形,地表测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的IDL6.2(InterchangeDataLanguage)对目前应用LIDAR点云格式通常是由采集和处理LIDAR数较多的LAs1.0版本的LIDAR数

4、据进行读取和据的硬(软)件商提供,常见的如:Leica公司的仪器SHP格式转换等实验,从而检验LAS格式的效率,采集的LIDAR数据采用ASCII形式的Pts,Ptx格也对基于IDL平台的LAS格式LIDAR数据处理式存储,由TerraScan软件处理后的LIDAR数据进行了尝试。常采用二进制的Bin,Ts格式存储_2]。因为不同系2LAS数据格式统自定义的点云格式难以实现数据间共享,而且大量的点云数据对空间的占用也很巨大。为便于2.1LAS格式的发展LIDAR数据在不同硬、软件之间的交换和存储,美LAs1.0版LIDAR标准格式是由美国摄影

5、测国摄影测量与遥感(ASPRS)协会下的LIDAR委量与遥感(ASPRS)协会2003年开始发布的,经过员会于2003年发布了主要面向机载LIDAR数据改进,目前已有4种版本,分别是LAS1.0,1.1,的标准格式LAS。1.2,与2.O(拟定版)。关于LAs格式的研究,AndreSamberg曾在2003年的LAS1.0版定义了LAS格式的基本2007年的ISPRS会议上介绍了LAS格式的发展历框架,即公共文件头区,变长记录区和点集记录三部程¨2;国内的张靖等在对LAS格式进行解析的基础分。ASPRS2005年发布了LAS1.1,随后200

6、8年发上,针对LAS变长记录的扩展域,介绍了一些实际布的LAS1.2标准格式延续了LAS1.0的原有框收稿日期:2008~09~27修订日期:2008-1O一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01061)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编号2007002)。作者简介:刘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副教授E—mail:liuchun@mail.tongji.edu.crl38叠感应用遥感信息架,并对一些字段的解释和组合进行了一些调整。原LIDAR点云对应点的三维绝对坐标,不同于栅格机先可读写

7、LAS1.0的系统只需做一些改进就可适用制。为便于迅速识别坐标系信息,LAS2.0在公共新版本的数据格式。这些新的调整包括:文件头区中新增了和坐标系相关的字段。同时,新(1)定义了一种新的追踪点的方法,LAS1.1公的坐标系包括:可满足制图需要的地理、投影坐标系共文件头区新增了文件源ID字段。同时,原GUID(GeographicorProjectedCoordinateSystem)[1],笛字段改为工程ID,工程ID联合文件源ID保证同一卡尔坐标系(CartesianCoordinateSystem)适用于个工程下的每一个文件以及同一个文

8、件中的每一点基于本地坐标系(LocalCoordinateSystem)的地面都可以被唯一识别。例如,一个工程包含120条航LIDAR数据,以及与GPS采用的椭球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