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PH

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PH

ID:37131237

大小:294.6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11

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PH_第1页
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PH_第2页
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PH_第3页
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PH_第4页
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PH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PH》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文运动及韩愈柳宗元散文本章学习的重点难点:1、古文运动的概念及文学史意义。2、韩愈散文的艺术特点。3、柳宗元散文的艺术特点及其游记的开创性意义。附:唐代散文概况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和“古文”两大类,并且在不同阶段中各自占据着优势,在相互斗争中消长,相互交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代表了唐代散文的主要成就。此外,古文创作走向低潮后的晚唐小品文也显示了它的奇光异彩。《全唐文》所录的作家有3035人,作品有2万余篇。初唐文初唐时期骈文仍然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奏疏、章表、论说等等的写作仍使用骈文,而且一直延续到盛唐。初唐骈文创作的

2、优秀作家是“初唐四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时古文运动的先驱陈子昂提出复古的主张,其文章也在向单行散体方向发展。骈文创作总体上是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盛唐文盛唐时期骈文的创作仍很兴旺,但也显示了新的变化。玄宗开元时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苏頲主张“崇雅黜浮”,骈文出现运散入骈的趋势。天宝以后,前有萧颖士、李华、元结,后有独孤及、梁肃、柳冕等反对骈俪文风,主张宗经复古,写作古文,虽未完全摆脱骈文的积习,但渐渐地改变着文风,也成为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先

3、驱。中唐文中唐时期散文的创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代文风革新努力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一大批参与和响应者,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使古文取得了压倒骈文的优势。韩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其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重视,也以多种文体和多样的风格实践了他们的理论。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晚唐文晚唐时期骈文复兴,小品文兴起。出现了以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为代表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

4、锋芒”(《小品文的危机》)晚唐骈文又成为文坛主流。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他们大力提倡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的四六文,重辞藻、典故、声韵、偶对,向唯美主义方向发展,并将骈文广泛应用到书信、公文、表奏等各种文体中。大都雕镂精工,用典深僻,词采繁缛,偶对切当,风格更为华丽浓艳。其中李商隐为唐代骈文大家。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讲解内容第一节 古文运动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第四节晚唐小品文第一节 古文运动一、“古文”和“古文运动”的概念1、“古

5、文”的概念“古文”是与骈文相对的散体文章。“古文”概念的明确提出是盛唐的萧颖士和中唐的韩愈。所谓“古文”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唐人学习这种散文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这种散文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古文运动”的概念唐代古文运动是韩愈、柳宗元领导的一次散文革新运动。它针对南北朝以来骈文创作的浮艳空洞的流弊,以恢复孔孟儒学为号召,以学习先秦两汉散文为目标,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诸方面进行变革。“文以明道”是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提倡古朴的文风,反对奢靡的文风,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师古的同时又强调创新,主张“师

6、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唯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反因袭,贵独创;强调作家的思想修养,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干预现实,“不平则鸣”。这是一次名为复古、实为革新的文学运动。二、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1.政治改革与文体的革新安史之乱以后盛唐的气象已衰败,社会潜伏着各种政治矛盾和危机,当时社会矛盾异常尖锐,藩镇割据威胁着中央集权。德宗、宪宗时,社会出现所谓的中兴气象,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佛道盛行,宣传儒学之道以排佛老、正人心,重振封建纲纪,扭转社会危机,促进“中兴”局面的发展。因此一部分具有忧患意识的

7、文人官吏,从巩固唐王朝的统治,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德宗贞元、宪宗元和时期象王叔文、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一大批人主张政治改革,同时要求文学为政治改革服务。恢复孔孟儒学的道统与文学的“文以明道”,就体现了这种政治改革和文学革新的基本倾向。2.文学发展的自身原因骈文的产生本来是文学审美观念和文章艺术技巧的进步,也曾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但骈文的创作逐渐走向了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思想空虚,内容浮泛。因此从南北朝时期就有人开始反对骈文,如梁朝的裴子野、北齐的颜之推。至初唐以降不断有人提倡古文,陈子昂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天宝中期以

8、后元结、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柳冕等相继而起,提倡儒学道统和文章复古。先秦两汉文体形式自由灵活,语句长短不拘,便于说理、批判、辩论,适应政治的需要。3.韩、柳的文论主张韩愈、柳宗元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而明确的理论主张,他们主张“文以明道”、道文并重;师古而不拘泥于古,贵在创新;重视道德修养与文章的关系。而且他们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