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

ID:37148537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_第1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_第2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_第3页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秋职专一年电信、财会班《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是( )提出的。A.马克·吐温B.莎士比亚C.达芬奇D.拉菲尔2、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的第一印象是( )A.公共礼仪 B.交往礼仪 C.职业礼仪 D.个人礼仪3、( )是企业形象的最好呆言。A.员工良好形象 B.广告宣传 C.企业良好管理 D.低廉的产品价格4、恪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 )A.办事公道 B.诚实守信 C.爱岗敬业 D.公私兼顾5、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 )

2、A.天生的B.由文化水平决定的C.由社会环境决定的D.环境与自我选择的结果6、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在于( )A.形成道德认识 B.培养道德情感 C.树立道德信念 D.做出道德行为7、社会主义的法治核心内容是( )A.依法治国 B.服务大局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8、刑事诉讼的起点是( )A.侦查 B.立案 C.审理 D.受理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 B.按劳分配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多党合作制10、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界线是( )A.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

3、罚性C.社会危害性D.刑事违法性11、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已满18周岁12、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犯罪的行为,即使有社会危害也不得罪处刑,这体现了刑法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保障人权原则13、不动产一般是指土地及其( )A.家具 B.地上定着物 C.汽车 D.房屋14、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义务是( )A.保护B.抚养与教育 C.关心

4、照顾 D.监护15、订立劳动合同应采用( )A.口头形式B.公证形式 C.书面形式 D.以上都可以16、某公司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也没有制定打扫卫生的轮值制度,办公室的卫生由公司职员自己打扫,如果你是该公司职员 ,你会采取哪一种做法( )A.上班后,看有没有人做卫生,如果没人做,就自己做B.不管别人做不做,自己都做C.如果公司有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可以让他们去做D.等领导安排自己做的时候再做17、甲厂的职工朱某用恐吓电话等非常手段将乙厂长期拖欠甲厂的钱要回,你认可下列哪些说法?( )A.以恶制恶的正义之举B.违反道德

5、的行为C.特殊情境下的正确选择,因为若不采用非常手段,就不能要回欠款D.目的正当,但手段欠妥18、以下说法中你认同哪一观点?( )A.按领导的意思办事就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 B.敢于对领导提出批评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C.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D.忠诚于企业就要大胆地批评领导19、小王是你所在单位的好朋友,如果你发现他利用工作时间干了私活,你通常会采取哪一种处理方法?( )A.反正与自己的利益无关,就当没看见B.提醒他注意,如果他不改正,再向领导反映C.直接向领导反映这一有损单位利益的行为D.提醒他注意

6、,如果他不改正,则保持沉默20、以下表述中你认同哪一种?( )A.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铺张性浪费B.无论如何人们都应该节俭C.追求消费是合理的D.由于享乐是人性的要求,因此,应提倡享乐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1、形体姿态22、道德23、合同24、企业设立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5、个人仪容仪表的修饰应注意什么?26、导致青少年违规的心理主要有哪些?27、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28、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有哪些对策?四、案例分析题(29、30小题各10分,31小题8分,共28分)29、

7、张玉与李芬是同村人,毕业于同一所初中。在当时的统考中,张玉的成绩达到了委培生的分数线,市商业学校(中专)录用了她,录取通知书由第八中学转交。李芬则因为预选考试成绩不合格,未能参加统考。但李芬将张玉的录取通知书领走,又通过其父亲联系了委培单位,以张玉的名义在市商业学校就读,毕业后也一直以张玉的名义在某银行工作。被发现时,李芬已经冒名张玉长达11年。之久。本案中张玉什么权利受到了李芬的侵犯?你认为法院应该怎样判决这一案件?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这一权利的?30、余祥林1966年3月7日-,中国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人,原

8、是当地派出所治安巡逻员。1994年1月,余祥林的妻子张某失踪。1994年4月11日,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吕冲村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张某的亲属辨认死者是佘祥林失踪的妻子。公安机关立案侦察,余被拒捕并受到刑讯。同年10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佘祥林死刑。余祥林上诉至湖北省高级法院,后来被撤销一审判决,将该案发回重审。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余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