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

ID:37181225

大小: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_第1页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_第2页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_第3页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_第4页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险评价准则1风险评价准则1术语1.1风险:风险(R)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L)及后果(S)的结合。风险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1.2危害:也叫危险源、危险因素、危害因素,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1.3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2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选择。表1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活动选用方法频率备注直接作业活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作业活动前进行检修作业岗位、部位、装置首选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其次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每年一次一个工序如液氯包装关键、重要设备安全检查表法(SC

2、L)每年一次透平机、离心机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每年一次工段、岗位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及风险等级判定3.1工作危害分析(JHA)选定作业活动动动动分解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和后果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定期评审3.1.1工作危害分析流程..3.1.2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订控制措施。3.1.3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3、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3.1.4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3.1.5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3.1.6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3.1.7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

4、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3.1.8频繁进行的类似作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3.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2.1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3.2.2检查项目列出之后,还应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或本企业有关

5、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列出标准之后,还应列出不达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3.2.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风险等级判定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见表2。..表2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L值标准5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中,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

6、按照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事件。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见表3。表3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S值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车其他5造成人员死亡>50公司停车重大环境污染4造成人员重伤>25部分关键装置停车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影响3

7、造成轻伤>10降低生产负荷造成环境污染2造成人员轻微伤<10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造成轻微环境污染1无人员伤亡无损失无停车无污染、无影响3)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见表4。表4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等级风险(R=L×S)控制措施巨大风险20~25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重大风险15-16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中等风险9~12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交流可接受风险4~8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可忽略风险<4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保存记录4作业条件危险

8、性分析(LEC)及作业风险等级判定4.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