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课堂新常规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

ID:37186647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_第1页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_第2页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_第3页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_第4页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温州市课堂新常规——备课常规——一、制订教学计划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学期初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的教师用书,了解本学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大语文”课程意识,结合学生实际,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①班级情况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习惯等;②本册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③提高本班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④后20%学生的学业帮扶措施;⑤安排教学进度,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教学具体安排,包括课外阅读、语文活动、习作安排等内容。学期教学计划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上交。2.制定习

2、作教学专题计划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习作水平制定学期习作教学专题计划,内容有:①本学期习作教学的总体要求、习作重点和教学措施;②以表格形式列出学期课内外习作训练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习作教学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3.制定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际制定学期语文活动计划,内容有:①本学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要求和交流形式;②本学期开展的语文活动,以表格形式呈现具体内容。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二、设计课时教学方案具体课文的备课,要先做好以下工作:一读教材,了解单元学习目标

3、,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觉,理清思路,品读语言并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二做练习,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和课堂作业的要求,理解编者的意图,并先做一做;三查资料,关于课文的有关参考资料,如作者、写作背景、拓展材料等;四想过程,了解各层次学生学习本课的学情基础,关键学习活动等。在此基础上,编写课时教学方案。1.确定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关注语文学科核心能力培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渗透。(2)突出重点,重视学习

4、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能力,突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2.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学习学习的心理逻辑,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学语文。具体要求:(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突出年段学习目标,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根据年段目标与教材特点,联系学情,落实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不同层级的目标。(2)根据学情确定重点指导内容。预测学生学习课文的的兴趣点或情感触发点,选准教学的切入点,突出重点,注重主问题与关键学习活动设

5、计,有对难点突破的设计,预设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引导方案。(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突出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针对性的课堂练习。(4)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型。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尝试在第三学段开展“1+X”群文阅读教学改革。(5)具体课型备课要求参见上课常规。3.设计作业和板书。根据学习活动的过程和需要,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板书设计

6、体现本课教与学的思路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可操作性。板书设计可以参考《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精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编)。三、其他1.提前备课,认真写好教学方案,教龄五年内(含五年)教师和第一次使用本册教材的教师必须写详案。精品教案还要包括课文解读、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等,每学期至少一篇,逐步积累自己的优秀教案作品(教学设计格式参考附件1)。2.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至少集体备课两次。集体备课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但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3.教学反思

7、篇数不少于备课数的20%,一学期上交一个详细的教学反思课例。备课情况具体检查方式由各县(市、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上课常规——一、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合理。目标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2.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

8、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调控有序,反馈评价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4.教学思路清晰。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预设问题。环节简化,板块清晰。教学方法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方法,体现启发性、灵活性与操作性。不出现知识性错误。5.教学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