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杨梅教学设计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

ID:37188367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_第1页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_第2页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_第3页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_第4页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萧山杨梅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萧山杨梅》。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由萧山杨梅回忆起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设计理念: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在学生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课伊始,我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再运用品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本课力求营造一个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二课时教

2、学目标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师生之情。2.出示“学法透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金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方法:“重体验,扬个性”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准备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萧山杨梅》,齐读课题。二、导入新课。作家袁鹰借萧山杨梅回忆了小学时代的语文老师金老师。四十多年了,作者念念不忘的金老师长得什么样?他做的什么事让作者记忆如此深刻呢?这

3、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两个问题。三、学习二自然段。这位令作者难以忘怀的金老师到底长得什么样?打开书看第二自然段,找到了就告诉老师。(学生读句子)这就是金老师!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四、学习三四自然段。我至今还记得他的长相,却总想不起他的名字,也记不清楚他是怎样教课文了,但是金老师的哪一点给我印象很深?..1.“课外阅读”带给我什么好处?(出示此问题)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边读边画相关的重点语句,用心体会。开始吧!2.汇报。  出示句子:“金老师将我们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理解“遨游”。是真的去了天涯海角吗?是什么去了?随什么去的?所以说这是一个新奇的天地。  

4、理解“领略”。作者从课外阅读中不光领略了喜怒哀乐,还会领略到什么?课外阅读让我开阔了眼界,发现了一个新天地,我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情感?看第一幅插图,就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这段。自读;指名读;评读。3.“课外阅读”可真好!袁鹰成长为作家与他小时侯的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有密切的联系。金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出示此问题)老师也想知道,快速浏览第四自然段,找到方法就告诉老师!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4.你觉得金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板书 教学有方)5.金老师教学有方,让作者记忆深刻;我们学习得法,才能学得更好!我们共同回忆一下三四自然段是怎么学的。出示“学法透视”:..1)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如

5、:“课外阅读”带给我什么好处?金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如:遨游天涯海角  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3)整体感知事件,体会情感。如:你觉得金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五、学习五六七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按着这样的学法,学习课文五六七自然段。针对吃杨梅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读读课文,再和同座在一起研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吧!1.归纳问题:为什么吃杨梅?吃杨梅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2.我们先来研究为什么吃杨梅?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着回答这个问题?出示句子:“校园十分宁静,……默默地忙着。”“十分”“只有”写出了什么?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3.吃杨梅给我留下

6、怎样的印象?出示句子:“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理解“惬意”。不仅吃得惬意,还吃得很多呢!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这萧山杨梅真的好吃啊!谁来读读这句?“一直甜到心里”的只有萧山杨梅的滋味吗?自己练习读读这段话,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4.金老师掏出多少钱,买了多少杨梅啊?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是怎么说的?理解“尽钱买”是怎么买?(强调“尽”字音)出示句子:“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理解“尽量吃”是怎么吃?(强调“尽”字音)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谁来读金老师说的话?5.此时此刻,金老师多么像(   

7、)。 (板书 亲如父母)六、总结全文。这年暑假过后,袁鹰再也没见过金老师,四十多年,能让一个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四十多年,同样可以让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年人失去年轮的光华,漫长的四十多年呀,他还记得金老师吗?全班齐读。出示最后一句话:“几十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文章最后作者再也按捺不住对老师的思念不禁深情的说: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呢?  这可是指引你走向成功的老师啊再读:几十年世事沧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