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

ID:37190328

大小:286.4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1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_第1页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_第2页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_第3页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_第4页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4某船厂有位焊工在船舱烧电焊,因天气炎热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电焊手套已湿透。在更换焊条时手触及焊钳口,因痉挛身体向后仰倒,焊钳落在该焊工颈部,未能摆脱,造成触电事故。发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产生事故的原因不包括:()。A、身体大量出汗,人体电阻急剧降低,增大了触电危险性B、要向船舱中通入压缩氧气用来降温C、焊工触电时间太长D、未设监护人,焊工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抢救6某养鸡场,请一位焊工焊补鸡舍的金属构架,该构架与木制支架相联结,焊接过程中木质结构受热冒烟,焊工焊接完后未作任何检查就离开工作地点,夜间木料着火点燃

2、了鸡舍的聚苯乙烯材料,烧毁了鸡舍,1500只小鸡全部被烧死。产生事故的原因不包括:()。A、没有向领导请示就擅自焊接B、焊接时焊工忽视了热传导作用C、焊工工作完后没有检查是否存在火灾隐患D、焊工没有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16某厂气焊工与水暖工进行上、下水管大修工作。水暖工开启减压器上的氧气阀门,氧气突然冲出,将接在减压器出气嘴上的氧气胶管冲落,正好打在他的左眼上,将眼球打裂失明。事故原因不包括()。A、未检查气瓶是否漏气B、瓶内氧气压力较高,开启阀门过大,使氧气猛烈冲出C、氧气胶管与减压器的连接部位扎得不牢D、开阀门过猛,且又站在氧气出口方向,属违章作业19某厂一焊工

3、在12m高的金属结构上焊接,为安全起见,登高时戴上了尼龙安全带,在施焊过程中,安全带被角钢缠住,当他转身去解开时,尼龙安全带被高温的焊缝熔断,人从高处坠落,造成终身残废。产生事故的原因不包括:()。A、高空焊割作业时不应采用尼龙安全带B、安全带使用时要注意勿碰到高温焊缝C、焊接区要有足够照明D、安全带的强度不高21某焊工因乙炔气瓶用空,换瓶后将气瓶卧放滚动到工作地点,即投入使用,因乙炔气瓶内丙酮流出而着火。产生事故的原因为:(  )。A、乙炔气瓶不合格B、焊工没有检查乙炔瓶是否漏气C、使用前未将丙酮放空D、使用前未竖立置放20min23某五金商店一焊工在店堂内维修压

4、缩机和冷凝器,在进行最后的气压试验时,因无压缩空气,焊工就用氧气来代替,当试压至0.98MPa时,压缩机出现漏气,该焊工立即进行焊补,在引弧一瞬间压缩机立即爆炸,不但店堂炸毁,焊工当场死亡,并造成多人受伤。事故原因不包括()。A、店堂内不可作为焊接场所B、焊补前应打开一切孔盖,必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焊补C、严禁用氧气代替压缩空气作试压D、应有监护人24某冷轧钢厂机修车间内,车刨组长为利用一已废弃的旧油箱(容积为0.8m3)盛装废油,他用割炬对密封的油箱进行切割,导致箱内残留的油料燃烧而爆炸,致其烧伤。烧伤面积达90%,其中深三度达50%,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产生事故的

5、原因不包括:()。A、应有人在场监督B、应将油箱内残留油料置换干净后再动火C、没有在动火前彻底清洗油箱D、没有在清洗后打开油箱的孔盖261999年6月,4名焊工在轮船上进行隔板焊接工作,其中夏某靠近一减轻孔工作(孔长1.85米,宽12米),焊接时不慎失足从减轻孔坠落至底,发现时人已死亡。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包括()。A、夏某未仔细观察环境B、减轻孔无任何安全设施C、焊工未穿绝缘鞋D、无监护人,照明不足某县一电焊工在作业前发现焊机电源插头已坏,将其拆除并把电线任意插入电源插座孔内,在焊接时觉得焊接电流不正常,去调节电流,手触及焊机外壳,触电后昏迷无呼吸,即用车送医院途

6、中死亡。产生事故的原因不包括:()。A、焊工违反用电安全规程B、动火手续不全C、焊机未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D、未及时进行现场急救某厂有位焊工,因焊接工作地点距离插座远,他让很长的电源线拖在地面,并通过铁门,在关门时,电源线的绝缘外皮被铁门挤破而漏电,电流通过铁门、把手和人体构成回路,使人电击。该事故的原因不包括()。A、电源线一般应只有2—3米长B、如电源线确需延长,应架高到2.5米并用瓷瓶沿墙布设C、电源线应由电工来布设D、焊工的技术水平不高某化工厂安装一台新保温容器,由一名电焊工焊接该容器的上下扶梯,他认为新设备可不办理动火手续,结果焊工在上面焊接时引起保温层

7、着火,待焊工闻着焦味时整个保温层已烧着,焊工跳下呼叫,幸好未跌伤。产生事故的原因不包括:()。A、未办理化工厂区的动火审批手续B、保温层应浇水防着火C、应有人监护进行作业D、焊工没有穿戴安全防护用品1983年5月29日上午8时,上海某机械厂电焊车间门口,电焊工吴某准备割一空桶的顶端,未进行检查,而且又没有开启端面上小盖,在空桶呈密闭状态下吴某点火操作。当顶部刚割穿一个小孔时,一声巨响,伴随着一股刺鼻的香蕉水味,桶盖飞出28m以外,桶体向右上方弹出2.2m,吴某被气浪击倒,七孔流血,经抢救无效死亡。产生事故的原因不包括:()。A、违反了焊工“十不焊割”的安全要求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