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放飞蜻蜓(李成娣主备)

19放飞蜻蜓(李成娣主备)

ID:3720628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19放飞蜻蜓(李成娣主备)_第1页
19放飞蜻蜓(李成娣主备)_第2页
19放飞蜻蜓(李成娣主备)_第3页
19放飞蜻蜓(李成娣主备)_第4页
19放飞蜻蜓(李成娣主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19放飞蜻蜓(李成娣主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9、放飞蜻蜓课时 2设计者 李成娣(主备)   教材简析      《放飞蜻蜓》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重点教学生字:舌、蝇、蚊、构、陶、慈、抢多音字:

2、露、调重点体会的词语:慈爱抚摸七嘴八舌掌握保持重点感悟: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3、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教学流程修改栏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2、揭题、读题,读好“蜻蜓”这两个后鼻音。启发猜想: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学

3、生质疑,个别回答。  3、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4、初读,理清脉络: (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 (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5、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陶行知慈爱抚摸七嘴八舌抢着苍蝇蚊子掌握保持结构复杂成千上万入神二类

4、字带的词语:翠贞田埂孑孓一撅一撅               (2)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交流一下。(3)检查对课文的朗读,相机正音。指导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4)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学生交流。说近义词:慈爱抚摸入神(5)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落。  一(1)捉蜻蜓二(2—10)谈蜻蜓三(11)放蜻蜓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朗读,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学习第11自然段。(1)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思考:从哪儿可以

5、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蜻蜓了?“纷纷”、“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2)从孩子们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他们是怎样的心情?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课题“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陶先生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三、读文入境,探究自悟。(一)给课文第二部分分层。1、陶先生引导孩子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蜻蜓、了解蜻蜓的?2、自由读(2—10节),思考。找出他引导的

6、两句问话。指导分层。(二)学习(2—6)自然段。1、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2、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相机出示:和蔼可亲热爱孩子循循善诱平等相待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引导学生抓住“拉着”、“坐着”感受。◇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引导学生抓住“想了一下”、“七嘴八舌”、“抢着说”这此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个

7、性。练习读好孩子们的话。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评议。(三)学习(7—10)自然段。1、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还谈到了些什么?归纳:蜻蜓的尾巴和眼睛2、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的尾巴、眼睛有了哪些了解?指导他们了解眼睛、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位,还能看见在千米外飞行的同类。3、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地

8、方感受到陶先生对孩子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的?交流:◇说,又说◇用商量的口吻说◇把蜻蜓还给翠贞  他让孩子们保护蜻蜓,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引导理解陶先生以身作则,充满爱心。◇取过蜻蜓,高高举起◇小心地翻过去(四)整体感悟,角色朗读。   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五)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教师点评)四、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