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

ID:37221482

大小:387.49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19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_第1页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_第2页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_第3页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_第4页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应城市为例一、导论(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论断并未过时。从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复杂尖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瓶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农村到城市,污染现象严重,各

2、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干流地表水质有48%的监测断面属于V类以下水质,特别是城市河段、沿海河口地区及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污染水平,区域酸雨污染严重,6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固体废弃物排放日益增加,垃圾围城现象突出。有关资料显示,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超过1000亿元,同时,每年用于改善环境的经费高达2830亿元。二是资源危机日益凸显。我国是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只有世界

3、人均1占有量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能源方面,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水平的1/2。我国资源利用粗放,50%的自然资源被当成废物处理,能源利用率只有35%,与国外相差10个百分点。各类资源消耗过快,国内资源已远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三是生态安全日益严峻。我国生态破坏程度加剧,已严重打破自然界本身的循环,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自净、产出能力下降;森林、草地的生态功能衰退,耕地质量下降;水

4、土流失加重,江河泥沙淤积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加大;气候异常,突发灾害增多;生物多样性在减少。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新的系统观、新的经济观、新的价值观、新的消费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但循环经济在各地发展成效却各不相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各地经济状况、环境基础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各地循环经济发展不同,有的地区选择了适宜的发展模式,发展效果就好些。而一些地方选择了不相适宜的模式,发展效果就差些。现在的孝感市应城市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源和

5、较好的工业基础,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污染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探讨研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特别是针对应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其它类似地区提供借鉴。2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循环经济及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出发,总结了国内外相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针对孝感市应城市经济社会概况,探讨了应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和运行问题,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可行之路。(2)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探讨适合应城市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应城市循环经济向

6、更好的方向发展,对缓减应城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实现该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武汉城市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思想萌芽阶段。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RachelCarson(雷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提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概念提出阶段。循环经济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鲍尔丁)1969年在其“宇宙飞船理论”中提出的。Bouldin

7、g指出,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eadows.D(米3多斯)等人在1972年发表《增长的极限》,警告人口、粮食生产、工业生产、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增长都存在极限。BarryCommoner(巴里.康芒纳)1972年在《封闭的循环》一书中指出,要达到“从摇篮到摇篮”的境界,须发展以生物和技术两种新陈代谢或两

8、种封闭循环为内容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英文冠名“CircularEconomy”则出现于1999年T.Cooper(库珀)在期刊SustainableProductDesign(《可持续产品设计》上发表的题为“创造一种为可持续生产设计服务的经济基础设施”一文中。Cooper(库珀)认为所有生产过程产生的和最终消费后弃置的废弃物都应当重新用于其它产品或工艺的生产过程中去,并称将所有资源均纳入生命周期闭路循环的行为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