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三级试卷

草业科学三级试卷

ID:37229215

大小:9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20

草业科学三级试卷_第1页
草业科学三级试卷_第2页
草业科学三级试卷_第3页
草业科学三级试卷_第4页
草业科学三级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业科学三级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P1-1草地: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它生物产品等多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与草业生产基地。CP1-2天然草地:自然形成草地;人工草地:人工种植草地。CP1-3上繁草:植株较高(50-170厘米),茎上的叶片分布比较均匀,割草后留茬的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5-10%;下繁草:不超过50厘米,株丛多半是短营养枝,大量叶片集中于株丛基部,刈割后留茬占总产量的20-60%。CP1-4根茎型与根蘖型。根茎型:根茎分布在距地表5~20cm深处,根茎自母枝长出,形成节和节间,在根茎的节上生长的垂

2、直的更新芽,并可形成枝条,根茎状草类每年从老的根茎上生长出新的根茎,而新的根茎上又长出新的枝条,这样就形成具有大量枝条的根茎网。根蘖型:具垂直根且在地面以下5-30厘米处生出水平根,在其上形成更新芽,向上生长到地面形成枝条。CP1-5疏丛型: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下1-5cm处,分蘖芽形成的侧枝与主枝以锐角方向向上生长,能产生多级分蘖,形成株丛。疏丛型牧草适宜在土壤肥沃和通气良好的地块上生长。可形成草皮,但不耐牧。密丛型: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上(干旱草原地区分蘖位于地表附近),形成的侧枝彼此紧贴,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形成密集的丘状株丛。CP1-6草地植物的再生:牧草被刈割或被家

3、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CP1-7进展演替:演替的结果是牧草繁茂,层次和种类组成复杂,品质好、产草量高、土地日渐肥沃的有利于生产的演替。CP1-8草地封育:就是把草地暂时封闭一段时期,在此期间不进行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积累足够的贮藏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地生产力,并使牧草有进行结籽或营养繁殖的机会,促进草群自然更新。CP1-9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和适度的开发利用,在保持草地稳定生产的同时,又不使草地出现退化,从而实现草地的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P1-10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

4、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CP1-11放牧:是家畜在草地的一种牧食行为,是使人工管护下的草食动物在放牧地上采食牧草并将其转化成畜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CP1-12放牧强度:放牧强度就是草地放牧利用的轻重程度。CP1-14合理载畜量:在放牧适当的情况下,每单位面积草地所能饲养的家畜头数和放牧时间。CP1-15放牧制度:草地用于放牧时的基本利用体系,制度规定了家畜对放牧草地的利用时间和空间上的通盘安排。CP1-16划区轮牧:把一个季节牧场或全年牧场划分成若干轮牧分区,每一分区内放牧若干天,几个或几十个轮牧分区为一个放牧单元,由一个畜群利用,逐区采食

5、,轮回利用。CP1-17季节牧场:将放牧场划分为若干个季节牧场,各季节牧场分别在一定时期放牧。CP1-18放牧家畜的结构:指放牧畜牧业生产实体中放牧家畜的畜重.品种和畜群的结构。CP1-19混合放牧和更替放牧:混合放牧,是有计划地使用不同种类的家畜在同一时期内放牧同一块草地。更替放牧是不同种类的家畜在同一时期内放牧同一块草地或不用时期内放牧同一块草地。CP1-20割草地:以生产干草为主的草地地段,生产上称为割草地或割草场。CP1-21草地松耙:改善生草土通气透水条件,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草地培育措施。CP1-22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群中播种一

6、些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有价值的优良牧草,以增加草群中牧草种类和草地覆盖度,达到提高草地生产力和改善牧草品质的目的。CP1-23草地杂草:在草原管理中,一些家畜不食的和有毒有害的植物。CP1-24草地退化与草地沙漠化:草地退化,草地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的改变所导致的生产力,经济潜力,服务性能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或丧失。草地沙漠化是草地退化的一种,是指沙质地表出现流沙活动的沙漠景观。CP1-25草地围栏:控制家畜活动,保护草地牧草和进行草地建设的基本设施。---CD1-1草地生产力是指草地植物利用日光能和二氧化碳无机物等进行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以及环境产品生产的能力大小。CD1-

7、2草地资源天然草地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非人类创造的自然体,它蕴藏着能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的能量与物质,是一类自然资源,只有当人类去开发利用,能产生产品和效益,使蕴藏的生产价值得以体现,才能成为现实的草地资源。CD1-3草地的自然特性指草地作为农业业自然资源所固有的、本质方面的外在和内在的特性和关系,主要表现在构成的多组分性、数量的巨大性、质量的差异性、位置的固定性及发展的阶段性。CD1-4草地的经济特性草原资源是容易退化的农业自然资源,给予适宜的管理措施草地发生进展演替,草地的这种可更新性是其主要的经济特征,还具有利用的适宜性与限制性、资产性和增值性的特点。C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