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ID:37233797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_第1页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_第2页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_第3页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教育中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并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公正就成为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也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一、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1、教师与不同学生的互动存在差异。由于教师在交往过程中的支配地位使许多教师在师生交往带有更多主观选择性。有学者观察发现,教师对学业成就高、家庭地位高,在班级中担任较高职务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互动频率,与其他

2、类型的学生,存有较显著的差异。在互动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在与成就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并且表现出很大的耐心,在与成就水平较低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提问方式上,教师常常鼓励高期望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提问较难的问题时,会给这些学生较多的时间,并且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回答,而对低期望学生,则常常表现出不耐烦。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偏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是大多数教师的通病。爱才之心,人

3、皆有之。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已的学生能够青于蓝而胜于蓝,而这种希望又大多寄托在优秀学生身上,从这点来说,爱优秀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教师偏爱优秀生的原因是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学生的成功往往意味着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奖金和晋升都与学生成绩挂钩。从这一点来说,这种偏爱未免带有一点私心。  (2)偏爱家庭经济条件好和有背景的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纯洁的师生关系也受到了污染。如果说某些家长出于体谅教师的辛苦和对教师教导自已孩子的感谢,偶尔请教师吃饭或送小礼物,倒也算不了什么。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家长请客送礼的目的变了

4、味。一方面有些家长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教师对自已的孩子多些“关照”;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也有意无意地对这些孩子产生了偏爱。不管是碍于情面,还是出于私心,这种偏爱都是非常不好的,应该坚决杜绝。  2、让部分学生享受不正当“特权”。现实中教师编排座位就是一个焦点问题,教师总是安排那些成绩好、社会地位较高和与自已有特殊社会关系的学生坐在靠近讲台的座位,而把那些成绩较差和教师心目中所谓不听话的孩子放在后排。所以,座位成了班中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标志,包含着非常明显的歧视倾向。此外,有的教师还按成绩排座位,其目的是为升学有望的“尖子生”提供更为有

5、利的竞争地位,却人为地拉大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也不利于全班学习质量的提高,显然也有违“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待遇”原则。  一名初中学生在作文《我的班主任》中说:“按成绩排座位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件事。以往班上每次考试,就按考分从前到后排座位,我几乎每次因成绩优异都排在前面,可越是这样,每次考试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总想着不能多丢一分,不然就可能到后排去了。我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后,座位忽然跌到了中间位置,那段日子,坐在那个座位上,感觉就是恨不得自已是透明的,惧怕任何一丝他人的目光。”可见学习好的有压力,而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则起不到激励作用。教师

6、这种以分取人的态度,还会给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构教学公平   1、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作为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出身、性别、智力、相貌、年龄、个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关心、爱护、无偏见、不偏袒、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教师要爱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一视同仁,待之

7、以爱,不能随教师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师爱”。  2、体谅和宽容。师生平等,并不是要时时处处把学生看作像老师一样的成人,许多方面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要体谅学生,同时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尽人意地事情,要予以宽容。亚里士多德曾说:“在有些情况下,公平对待也就是体谅和宽容。宽容就是体谅,是对公平事物做出正确判定,正确判定就是对真理的判定”。  3、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

8、自已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即都具有自已的智能强项和弱项。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的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