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妇科经验方

何氏妇科经验方

ID:37250078

大小:4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何氏妇科经验方_第1页
何氏妇科经验方_第2页
何氏妇科经验方_第3页
何氏妇科经验方_第4页
何氏妇科经验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氏妇科经验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何氏妇科经验方定呕饮   组成:当归、炒白芍、煅石决明、绿梅花、茯苓、陈皮、黄芩、阳春砂、苏梗、桑叶、焦白术。   功用:养血清肝、和胃止呕、佐以安胎。   主治:妊娠期恶心泛恶、不思饮食、头昏不适等属于血虚肝旺、胃失和降之恶阻。   服法:浓煎100毫升,分次频服。   注解:妊娠恶阻一证,中医认为发病的主要机理为孕后血聚养胎,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常见脾胃虚弱与肝胃不和两型。本方适于后者。   凉血青海汤   组成:桑叶、地骨皮、丹皮、生荷叶、槐米、玄参、生地、紫草根、生白芍、早莲草、炒玉竹、甘草。   功用:凉血清热、滋阴固冲。   主治:月经过多、经期

2、延长、崩漏等属血分实热之证。   注解:冲之得热,血必妄行。然热有虚实之分,又有肝郁致热之别。本方治冲脉实热、血热妄行所致月经超前、量多或延日难净,甚至崩漏。可见血色红或紫红,质稠黏,兼见胸闷、面红、口干欲饮、小便黄赤而热,甚则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或滑数等证。   血竭化证汤   组成:血竭(另吞)、炙鳖甲、桃仁、三七、五灵脂、制军、制没药、片姜黄、炙甘草。   功用:活血散结、破瘀清证。   主治:子宫肌瘤、崩漏、痛经、闭经、产后或人流腹痛、恶漏不绝等血瘀实证。   注解:妇人以血用事,瘀阻胞脉冲任,以致经隧不通,或血不归经,或壅聚成证。方中血竭散瘀定痛,

3、止血生肌,配大黄清热化瘀,一攻一下,推陈出新,引血归络;鳖甲散血破坚通络,没药散血消肿,桃仁化瘀,五灵脂行血中气滞,参三七化瘀止血,片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故全方散瘀消证,荡涤胞络促使气血畅行。上海蔡氏妇科经验方【育肾培元方】   组成:云茯苓12克,生熟地(各)10克,仙茅10克,仙灵脾12克,鹿角霜10克,女贞子10克,紫石英12克,巴戟肉10克,麦冬12克,山萸肉10克。   功能:育肾培元,温煦助孕。   主治:不孕证之肾气不足,基础体温单相或双相不典型。亦可用于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证之周期调治,一般用于月经中期,可根据各种伴有症状加减施治。   方解

4、:本方从六味丸化裁,仅用其半,云茯苓、生熟地、山萸肉和中益脾肾,滋阴养血兴阳;仙灵脾、仙茅补肝肾,助阳益精;鹿角霜补肾益气,生精助阳,性较温和;巴戟肉温肾助阳;紫石英暖宫助孕;女贞子治肝肾阴亏,益肝肾,强腰膝;麦冬强阴益精,与女贞子相配以抑制诸阳药之偏温,以使阴阳平衡而相得益彰。   【化瘀散结方】   组成:云茯苓12克,桂枝3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30克,炙甲片9克,石见穿20克,莪术10克,水蛭6克。   功能:化瘀散结,搜剔通络。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证。   方解:本方为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瘀阻,下瘕块;皂角刺辛温锐利

5、,直达病所,消肿散结;石见穿活血消肿;山甲片散血通络,消肿排脓;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散结;水蛭逐恶血,破瘀散结。   治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在行经期间须控制症状,经净以后拟消除病灶。   【四物调冲汤】   组成:炒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制香附10克,川牛膝10克,延胡索12克,制乳没(各)6克,生蒲黄12克,艾叶3克。   功能: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主治:由瘀滞引起的经行腹痛,翻滚不安,甚至痛剧拒按,不能忍受,以致晕厥;或经量不畅或过多,有下瘀块后腹痛稍减者,也有经量愈多愈痛者。本症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宿瘀内结,积久不化。   方解:本方

6、以四物汤加减。当归、川芎辛香走散,养血调经止痛;赤芍清瘀活血止痛;川牛膝引血下行,逐瘀破结;香附理气调经止痛;延胡、没药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生蒲黄通利血脉,行瘀止痛;艾叶温中逐寒,调经止痛。  网络编辑:  来源: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颈椎病的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颈部外伤、劳损、风湿等因素而诱发。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外敷法治疗颈椎病可取得显著效果。遇到前来购药的颈椎病,药店药师不妨向其推荐使用中药敷剂治疗,但需注意,最好请患者到医院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热敷法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

7、花、冰片等量各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炒至糊状,装入两棉布袋内,置锅内蒸至布袋40℃左右,直敷患处,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药物袋可使用数次。  薄贴法即膏药外贴法。用川乌、草乌、羌活、独活、川芎、秦艽、威灵仙、当归、骨碎补、透骨草、补骨脂、桃仁、红花、细辛、乳香、没药、煅磁石、白芥子、花椒等适量,加植物油1000克,按传统熬膏法加热,去渣炼油加铅丹成膏,待温度低于100度时,将沉香适量研为细末,加入膏内即成。用膏药贴穴位或患处。每周换药一次,连续用一个月。  敷贴法药用制附片、桂枝、麝香、蟾酥研成细末调匀,加食醋

8、适量调成糊状,临床治疗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