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

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

ID:37251221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_第1页
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_第2页
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_第3页
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_第4页
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术基本教材教法授课提纲一、课的内容1.武术的概念,特点与作用2.武术的内容分类3.武术的基本内容与要求(重点)4.武术教学的基本方法(重点)二、课的任务1.通过讲授,让学员基本明确武术的概念、特点、作用,基本内容。2.通过演示与讲解,让学生明确武术基本内容的基本要求。3.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确武术教学的基本方法。三、授课的形式1.讲授120分钟2.互动式教学与答疑(60分钟)1武术的概念、特点与作用1.1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武术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与

2、解释,他的内涵与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武术本身的社会功能而发展变化。从历史上来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的名称:原始社会轩辕时期称为“干戈”,新石器时期称为“剑铠”奴隶社会商朝称为“拳勇”、“手搏”。春秋战国时期称“技击”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一词正式出现,套路应运而生。唐朝出现“武举选士”。宋代:“使拳”、“使棒”、“使枪”。清朝称为“武术”民国时期称为“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而且对武术的定义进行了多次研究与讨论,由于武术是一种传统的技术,具有体育的属性,同时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注重内外兼修,人际和谐的论理观念,因此武术的概念概括起来就

3、是:武术是以攻防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套路运动和搏斗对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2武术的特点攻防技击是武术的最大特点:武术是由自卫技击术发展起来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一特点而发展,武术不仅有对抗性练习(散打、推手、短兵、等)还有套路练习,不仅有单人练习,还有多人练习,而且拳种丰富,器械多样,这是其它任何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也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最显著特点,对抗练习直接表现了攻防技击特征套路练习的内容来源于技击实践,是经过不断加工、提练而成的,是以踢、打、摔、拿为核心,通过人体上下肢动作结合身型身法表现出来,它要求不同的身体

4、部位使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力点。拳谚讲:“远使拳,近使肘,挨身挤靠情不留”,说明了拳法战术的使用技巧。由此可见,武术的内容是讲攻防,力法讲效果,演练讲技巧,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惯勤肢体,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学会攻防搏斗技能。武术的民族文化特点是区别其它的技术的又一显著特点,武术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发展于战争,注重健身与养生。其民族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崇尚武勇,追求制胜。(2)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强调力与动作的和谐统一。(3)要求神形兼备,追求内在

5、的神形美。(4)注重整体思维方式,强调对立统一。(5)内练与外练的结合。(6)具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流派拳系(十八般兵器之说)。(7)广泛的适应性(场地、器材、年龄不受限制)。1.3武术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形态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与传播,是因为它具有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或精神的某种需要。武术运动之所以能历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其存在价值,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武术的军事价值冷兵器时代:生活、自卫、防身火器时代:运动搏斗,短兵相接,拳术训练和平时期:维护治安,惩治恶罪(2)武术的养生健身价值“搏刺强士卒”古代将帅强调训练搏斗技能。“太极拳好”邓小

6、平同志说太极拳具有医疗养生价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同志讲,武术是体育项目之一,具有理肺脏,通经脉,调精神,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的功效。无数科学试验也充分证明,武术运动可以全方位的增强体质,特别是发展人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武术的文化学价值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习武修德,讲礼守信。丰富生活,和谐社会。勇于进取,自强不息。(4)武术的经济价值增强体质,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武术产业,方兴未艾。(满足市场需求)武术精神,创造价值。(满足精神需求)2武术的内容与分类2.1按照功能分类(一)按

7、功能分类(1)竞技武术(竞赛套路、散打)(2)健身武术(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3)学校武术(教科书进行教学的武术)(4)实用武术(实用的擒拿格斗)2.2按运动形式分类(1)套路运动(具体内容如图)(2)搏斗运动(具体内容如图)3武术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以现场演示为主)3.1身型、手型、步型身型:头正、颈直、沉肩、坠肘、挺胸、立腰、敛臀手型:拳型、掌型、勾型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3.2拳法、步法、腿法、身法、眼法拳法:冲拳、劈拳、勾拳、摆拳步法:上步、退步、垫步、盖步、插步、交叉步腿法:弹腿、蹬腿、踹腿、里合、外摆身法:吞吐含展,旋转折叠、仰俯曲

8、伸眼法:眼随手走,意由心生3.3一招制敌擒拿法抓腕解脱与擒拿、抓胸肩擒拿,前抱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