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旭主编人机交互

孟祥旭主编人机交互

ID:37259277

大小:2.8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1

孟祥旭主编人机交互_第1页
孟祥旭主编人机交互_第2页
孟祥旭主编人机交互_第3页
孟祥旭主编人机交互_第4页
孟祥旭主编人机交互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祥旭主编人机交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人机交互的概念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人机交互的应用交互(Human-ComputerInteraction,HCI)是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且围绕这些方面的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ACMSIGCHI,1992,第6页)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ModelandMethodology)一个交互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软件开发的成败。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离不开好的交互模型与设计方法。因此,研究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可用性分

2、析与评估(UsabilityandEvaluation)可用性是人机交互系统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人机交互能否达到用户期待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效率与便捷性。人机交互系统的可用性分析与评估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和可用性的评估方法等。1.2人机交互研究内容多通道交互技术(Multi-Modal)在多通道交互中,用户可以使用语音、手势、眼神、表情等自然的交互方式与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多通道交互主要研究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评估方法以及多通道信息的融合等。其中,多通道信息整合是多通道用户界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认知

3、与智能用户界面(IntelligentUserInterface,IUI)智能用户界面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一样自然、方便。上下文感知、眼动跟踪、手势识别、三维输入、语音识别、表情识别、手写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都是认知与智能用户界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2人机交互研究内容群件(Groupware)群件是指帮助群组协同工作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环境,主要涉及个人或群组间的信息传递、群组中的信息共享、业务过程自动化与协调,以及人和过程之间的交互活动等。目前与人机交互技术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计算机支持交流与共享信息的方

4、式、交流中的决策支持工具、应用程序共享以及同步实现方法等内容。Web设计(Web-Interaction)重点研究Web界面的信息交互模型和结构,Web界面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则,Web界面设计的工具和技术,以及Web界面设计的可用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等内容。1.2人机交互研究内容移动界面设计(MobileandUbicomp)移动计算(MobileComputing)、无处不在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等对人机交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问题已成为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针对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位

5、置不固定性和计算能力有限性以及无线网络的低带宽高延迟等诸多的限制,研究移动界面的设计方法,移动界面可用性与评估原则,移动界面导航技术,以及移动界面的实现技术和开发工具,是当前的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1.2人机交互研究内容人机交互的发展过程,也是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地适应人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几个阶段:图形用户界面自然和谐的交互命令行语言命令交互阶段计算机语言经历了由最初的机器语言,而后是汇编语言,直至高级语言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早期的人机交互的一个发展过程。图形用户界面(GUI)交互阶段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

6、erInterface,GUI)的出现,使人机交互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GUI的主要特点是桌面隐喻、WIMP技术、直接操纵和“所见即所得”。与命令行界面相比,图形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自然性和效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图形用户界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菜单选择和交互小组件(Widget)。图形用户界面给有经验的用户造成不方便,他们有时倾向使用命令键而不是选择菜单,且在输入信息时用户只能使用手这一种输入通道。图形用户界面需要占用较多的屏幕空间,并且难以表达和支持非空间性的抽象信息的交互。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阶段随着虚拟现实、移动计算、无处不在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7、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方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基于语音、手写体、姿势、视线跟踪、表情等输入手段的多通道交互是其主要特点,其目的是使人能以声音、动作、表情等自然方式进行交互操作。笔式交互设备语音交互设备视觉交互设备虚拟环境中的交互设备触觉交互设备制造业位于法国Velizy城的汽车协同设计中心的标志雪铁龙(PSA)公司利用3DVIAVirtools技术作为工业仿真系统的整合平台,采用主动式立体Barco‘sI-Space5的CAVE洞穴式显示系统与BarcoCADWall被动式单通道立体投影系统,德国的A.R.T.光学跟踪系统以及Haption6D35

8、-45和INCA力反馈系统,用于汽车设计的检视、虚拟装配与协同项目的检测等等。1.4HCI的应用教育科研由伊利诺州大学芝加哥分校电子可视化实验室EVL和交互计算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