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

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

ID:37264613

大小:4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0

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_第1页
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_第2页
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_第3页
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_第4页
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各领域的特点(2)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88    更新时间:2006-8-24    2.数的运算  我国数学课程一直将数的运算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但长期以来,一些人对运算能力的理解并不全面,将其仅仅等同于运算技能(即算得又对又快),并且由于考试等原因对运算难度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否还需要学生计算那样难的题目,并且算得那样快?当然,基本的运算技能是必须的,但“

2、基本”的标准是什么?学生是否应将精力放在其他有价值的内容上?还有哪些有“价值”的内容?教材在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在数的运算内容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关于数的运算内容的设计,教材首先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建立实际操作与数学运算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应用问题之中。  例如,对于除法运算的引入,传统教材总是人

3、为地将除法划分为“等分除”(即将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的数量)和“包含除”(即告诉每一份的数量,求能将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于是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等同于将大量精力放在背诵“两种”除法的“意义”并在各种题型中“分辨”它们上。而事实上,无论是“等分除”还是“包含除”,它们都表示将整体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这正是除法的意义。为此,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学习除法前设计了四个“分一分”的活动,它们是学生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这里的“分一分”与过去教材的分物活动是有区别的,过去分物活动有第一种分法(一个一个地分),第二种分法(一份

4、一份地分),还要将两种分法进行对比。这里的分物活动对分的步骤不作统一要求,不出现等分除,包含除,不要求学生说程式化的语言,而强调学生利用自己的策略实际进行操作,并在操作中体验除法的含义。四个“分一分”活动,从开始的不是平均分到平均分,每一个活动虽然分的物品不同,分的数量不同,所求的问题不同(每份有几个或可以分几份),甚至在分配过程中可能出现有余数的情形,但都是将整体分成若干相等部分的活动。学生在丰富的背景中,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将体会到这些活动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抽象出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算式,这样的安排水到渠

5、成。接着教材又安排大量的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让学生能解释除法的意义,并能应用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也许有的人会怀疑没有学习过除法的运算,学生能得到分物活动的结果吗?其实,借助生活经验和亲身操作,学生完全可能获得最终的结果,并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对于“分糖果”中的将2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每次给每个小朋友分1块,直到分完20块;有的学生在第1次给每个小朋友分1块后,发现还剩不少块,于是第2次给每个小朋友分2块,接着再给每个小朋

6、友分1块;有的学生对数量有比较好的感觉,可能一开始就每个小朋友分2块……学生将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视估算,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也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估算的能力和习惯,依赖于对于数的理解(如数的相对大小、数的等价形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因此它能帮助学生发展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增强他们运用数及运算的灵活性,促进他们对结论的合理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对于运算结果的把握,也有利于减少

7、运算中的错误,培养学生对运算结果负责的态度。因此,教材重视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和在计算前进行估计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然后,教材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并尝试根据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两位数的连加”内容中,教材创设了“套圈游戏”的情境,未进行精确计算之前,先提出估计淘气是否能赢的要求,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估算,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同时,教材在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了大量

8、的估算活动,如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春游时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等,鼓励学生养成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或预先估计运算结果的习惯。又如,在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单元中,教材多处安排了估算的活动。有估计一篇文章大约多少字,估计有多少片树叶,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尝试探索估算的策略,进一步理解数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特别是“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