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技术(1)

现代养猪技术(1)

ID:37294882

大小:7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21

现代养猪技术(1)_第1页
现代养猪技术(1)_第2页
现代养猪技术(1)_第3页
现代养猪技术(1)_第4页
现代养猪技术(1)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养猪技术(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养猪技术现代养猪技术1.一点一线生产工艺2.两点或三线生产工艺节能保温猪舍1.保温猪舍类型2.保温猪舍设计3.保温猪舍配套技术饲料配制1.饲料配制原则2.饲料配制方法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种公猪的饲养2.种公猪的管理3.种公猪的利用种母猪的饲养管理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3.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仔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2.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肥育猪的饲养管理1.肥育猪的饲养2.肥育猪的管理现代养猪技术1.一点一线生产工艺一点一线生产工艺是指在一个地方,一个生产场按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肥育生产流程组成一条生产线。(1)两段式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的特点是猪在断奶后

2、直接进入生产肥育舍一直养到上市,饲养过程中转群次数少,减少了应激。但由于较小的生长猪和较大的肥育猪养在同一类猪舍,增加了疾病防疫的难度,也不利于机械化操作,而且这种方式比其他方式需要更大的建筑面积。所以,这种方式只适合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或完全依赖人工饲养管理的猪场。(2)三段式生产工艺这种生产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哺乳期和保育期分开,加上生长肥育期共分为三段饲养,国内多数规模化猪场多采用这种生产工艺。采用此工艺猪群应激也比较小,同时可根据仔猪不同阶段的生理需要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19养猪技术(3)四段式生产工艺该工艺主要特点是:①怀孕母猪单栏限位密集饲养,便于饲养管理,母猪不会争吃打斗,避

3、免损伤和其他应激,减少流产,而且比怀孕母猪小群饲养节约猪舍建筑面积500-600平方米左右(以万头猪场计)。②产仔栏按7周设计,怀孕母猪可在产前1周进入产仔哺乳舍,仔猪4周断奶后,立即转走母猪,而仔猪再留养1周后转入转入保育舍,即可对产仔栏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有利于卫生防疫。③保育栏也按6周设计,饲养5周,空栏清洁消毒1周,给生产周转留有一定余地。④仔猪出生后按哺乳、保育、生长和肥育四段饲养,比三段(生产和肥育合二为一)饲养可节约猪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左右(以万头猪场计)四段式生产工艺还有一种形式叫半限位生产工艺,它的特点是空怀和轻胎母猪采用每栏4-5头的小群饲养,产前5周为了便于喂

4、料和避免打斗流产,又转入单栏限位饲养。采用这种工艺,哺乳母猪断奶后回到配种怀孕舍小群饲养,母猪八戒活动增加,对增强母猪体质和延长母猪生育高峰期有一定好处,设计投资可减少一些,所以有些猪场也采用这种饲养工艺。缺点是小群饲养期饲养管理麻烦些,有时母猪争食打斗应激增加,猪舍面积也有所增加。(4)五段式生产工艺它与限位——四段饲养主要差别是从生产到肥育分三个阶段,优点是可减少猪舍面积,一个万头猪场可减少300平方米左右。缺点是猪群多次转栏,应激增加。一点一线的生产工艺最大的优点是地点集中,转群、管理方便,主要问题是由于仔猪和公母猪、大猪在同一生产线上,容易受到垂直和水平的疾病传染,对仔猪健康和生长带来

5、严重的威胁和影响。2.两点或三线生产工艺(1)两点式生产工艺(2)三点式生产工艺早期断奶隔离饲养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在仔猪出生后21天以前其体内来自母乳的特殊疾病的抗体还没有消失以前,就将仔猪进行断乳,然后转移到远离原生产区的清洁干净的保育舍进行饲养。由于仔猪健康无病,不受病原体的干扰,免疫系统没有激活,减少了抗病的消耗,因此不仅成活率很高,而且生长非常快,到10周龄时体重可达30-35千克,比一点一线方法将近高10千克左右。两点或三点的隔离距离最好尽可能远些,理想的距离应为3-5千米,100-500米的隔离可视为合理。如果条件允许,猪场中猪舍的间距也应当设计的大一些。有些猪场由于地盘不够或相临

6、猪场太近,不适合多点生产。场址选择与布局1.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1)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2)场地应地势高燥、平坦,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在丘陵山地建场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超过20度。(3)交通便利,水电充足,水质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具备就地处理和消纳粪污的条件。(4)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19养猪技术(5)场址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村镇外居民区的下风向处。(6)场址距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小于2000米。2.场内布局的基本原则(1)场内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

7、地。(2)较大规模猪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管理区应选择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全场地势最低处,并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50-100米)。(3)各类猪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断奶仔猪舍、生长舍、肥育舍。(4)场内清洁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交叉。(5)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