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

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

ID:37298376

大小:393.3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1

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_第1页
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_第2页
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_第3页
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_第4页
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FUDANJOURNAL(SocialSciences)No.52008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张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100732)[摘要]本文以“汤武革命”为背景,通过分析哪咤、殷郊兄弟、黄飞虎和武王的叛逆行径中所体现出的孝道与忠君观念,来探讨《封神演义》如何在“天命”之外,建立起武王伐纣的合法性,并进一步揭示忠、孝与儒家政治理想之间的关系,由此深入探讨“革命”一词在中国儒家话语体系中的真实意义。[关键词]武王伐纣孝忠革命合法性一、“汤武革命”语境下的

2、《封神演义》①②《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一起,向被视为神魔小说的代表。其荒诞的神魔斗法故事吸引了历代读者和评论家的注意,但故事的背景———“武王伐纣”这一颇具争议的历史事件———学界尚未给予充分的注意。商周之际的朝代更替战争“武王伐纣”与“成汤灭夏”一起被历史学家称为“汤武革命”,是中国早期历史上暴力推翻政权的重大事件。由于它对皇权合法性构成了巨大威胁,故历史上“汤武革命”一直是十分敏感的话题。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儒生辕固生和黄生在汉景帝前争论“汤武革命”,最后竟然涉及汉高祖刘邦造反是否合法,景帝只能出面阻止这场争论,并说“:言③学

3、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如何给“汤武革命”定性,它的合法性体现在哪里?从孟子到宋儒张④载、朱熹,对此都有深入的思考。清人褚人获始将《封神演义》置于“汤武革命”的背景下进行仔细论述。作为《隋唐演义》的作者,褚人获一直对朝代更替的合法性问题给予关注。他在《〈封神演义〉序》中假设了一个问题“:太公导演武王伐纣,是以下杀光上也。伯夷叩马,直曰弑君。当时纣恶虽稔,周德虽著而守关扼塞之臣,怀才挟术之士,群起而与太公抗。此见汤之明德尚未泯于人心,使商纣苟能痛革前非,勤修政事,况又有比干、闻仲诸贤以佐之,吾未见姜尚之必捷也。子何以右之若是。”褚氏预设此

4、尖锐问题是为了引出他的见解“:伯夷叩马之际,左右欲兵之,太公扶而去之曰‘:义士也。’伯夷之志,欲全万⑤世君臣之义;太公之志,欲诛一代残贼之夫:志不同而道同也。”[收稿日期]2007205227[作者简介]张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①《封神演义》一书的版本甚多,本文引文均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整理出版的《封神演义》。关于《封神演义》一书的版本情况,可参见章培恒为该版《封神演义》所写的《前言》,尤其是第1-10页;此《前言》后经改写,易名为《〈封神演义〉的性质、时代和作者》,收入章培恒《:献疑集》,长沙:岳麓书社,1993

5、年,第306-319页。②鲁迅认为明代小说主要分为“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两大主潮,而《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并为“神魔小说”的代表,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6-178页。③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23页。④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7页。⑤褚人获《:封神演义序》,收入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

6、6年,第1404页。115在这里,褚氏有所答非所问之嫌。一方面,他认为成汤江山尚有遗爱在人间,为何不是辅佐纣,而要伐纣。另一方面,却以孟子的“残贼”理论来证明伐纣的合法性。换言之,一个问可以不伐纣,为什么要伐纣;而回答却是可以伐纣,为什么不伐纣。褚氏的这些言论并未提供超越前人的思考。但是,他将《封神演义》放入“汤武革命”的历史语境中加以审视,无疑开启了深入理解《封神演义》的一个崭新角度。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封神演义》既然以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叙述背景,而且作者的立场明显偏向周武王、姜子牙一方,那么,作者是如何建立“武王伐纣”合法

7、性的呢?有学者指出“,天命”是《封神演义》的主导思想。①无论是纣王无道、武王起兵,还是神魔斗法等皆遵循天命。在这个不可知的力量的控制下“,武王伐纣”似乎获得了某种不证自明的天然的合法性。然而,若仅以“天命”为凭“,武王伐纣”仍然无法摆脱“弑君”的舆论压力,获得普遍认同。为此,《封神演义》在处理纣王无道、圣人出世(指西周文王)等所谓“天命”时,亦花费相当的笔墨去描述小说中人物的道德观、伦理观,试图从人伦、道德层面建立其合法性的根基。②明人李云翔曾敏感地指出《,封神演义》“于每回之后或正词,或反说,或以嘲谑之语以写其忠贞侠烈之品,奸邪顽顿之态

8、,于世道人心不无唤醒耳”③。钟伯敬评点《封神演义》时,对道德伦理也再三致意。晚清宋恕也注意到《封神演义》中的人伦“:为之臣者,临难固不得不为其君;为之民者,非无故被戮,亦不得轻叛其国:故此书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