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

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

ID:37341152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2

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_第1页
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_第2页
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_第3页
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_第4页
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视困惑深究因,做思相济破难题----浅谈复习中的困惑与破解办法作为教师,做学科复习这是不可避免的平常而又重要的教学事情,而从复习的进程与所追求的有效性来看,复习并非绝对轻松与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正视复习中的困惑现象,科学的把握与探究好学生在复习中的根本问题所在,善于解剖与检讨自己,方能筑起一座通向有效复习的师生共建之桥。下面我就复习中遇到的困惑与破解办法谈谈一些心声与见解,愿与同行们交流、商榷,来不断完善破解复习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以期盼实现复习的顺畅与有效性。第一,复习中的困惑与教师的不良反应在进行复习时,我们曾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复习起来总

2、认为花去的时间、投入的精力与收效并不成正比例,这难免让老师产生了烦恼、无奈,甚至失望的不良情绪。老师本以为据平时的教学记载而精心整理出的富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能引得同学们的格外注意,更加重视复习。9但万没想到自己目光所及捕捉到的同学中有些反倒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如此反差的感受让老师的良好的情绪睡意滑落。譬如复习两步应用题时,老师精心选编了一类题,自以为准备充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一定不错,结果一示题,一些学生待理不理的。这似乎让老师难以把握复习动向,一时自信心大打折扣,满怀的希望瞬间消尽了。当我们面对待优生启而不发,不善于表达,不会很好讨论解决问题,难以理智

3、相待。倘若痛骂一顿时效果更加槽糕,若激发兴趣,鼓励鼓励又一时没有更多的心思,一时让老师想不出有效的应对办法,这让教师似乎觉得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显得遥远起来,一时感到心里的这一架天平难以平衡。其二、尽其所能洞悉造成复习困惑的根源所在其实对于复习中的种种困惑现象,我们应该正确、合理与全面的来看待出现的问题,要从师生两方面去寻找问题的症结,切忌只顾奚落学生。譬如今日老师着重要复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结果复习完毕让学生使用法则计算时,却出现个别学生错慢题的现象很严重,细查发现是他们将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法则没有熟练掌握所致。关于在复习中感到的一些困惑,原

4、因不会是单一的。细究起来对学生而言,有些学生基础薄,基本功不够扎实的事实是其一原因,尤其是一部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因受自身机能、自控能力、生活经验、智能水平、思想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时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理解、消化所学的新知识,一时难以改变对一些思维力度大、综合性较强知识接受的现状,总的感觉突出表现在于构建知识时一时链接不起来。若老师罔顾学生的难处,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说出埋怨或伤痛学生的言词,只会加重学生的自卑感,会让个别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与进取心,这样会削弱他们再学习的信心、勇气与力量,结果导致因为无力就有了无趣的产生,由于无趣当然课上学习起

5、来就不给力了。9而对教师本身而言,缺少实事求是正视自己所存在的不足,缺乏复习前的精心筹划、设计与落实工作,尤其在对待学生方面的积极作为有些欠缺。有时忙于满足现状,做法不切学生实际,尤显过于自信、自私与非理性一些。譬如为迎接检测而进行的复习,由于教师唯恐学生这也不懂,那也不会,量大面宽铺大了摊子,这好像是经营店铺在谋求薄利多收。其实这样,因内容多,时间有限,会造成学生的失意感和复习的低效性,象这样只想求多求快的复习不够科学,是不可取的。第三、做思相济,对症下药,科学施教,创新举措,有效破解复习中困惑其一、好心待生、用生,有为发力是破解复习困惑的有效法宝。当复

6、习时我们面对眼前出现的不良现象,首先要能沉住气,要善于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更要用爱心、宽容心去善待学生。因为学生必定是学生,乏而无力或启而不发都不为过,应多向我们自己发问。因师者是长者与智者,就要有特别的机智与善于应变的才能。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当下复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显得十分重要,尤其为迎接检测而进行的复习,不能忙乱,不能贪多。如小学阶段学生学了运算定律后,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总是会在运用上出问题,对乘法结合律与分配律结构形式上容易混淆,尤其为了达到算式简算而间接运用定律上困难大,问题多。我们在做复习时要先合计一下有这方面问题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轻重,然后选择复

7、习的方式----整体式、小组式或个别辅导式。9解决乘法结合律与分配律结构形式上相混的问题,不要停留在大量分开练题上,那样容易造成机械模仿式记忆接受,不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发展。题可变做多少都有,而理只有这一个,何况有理走遍天下。我们应该把练题与明算理有机结合起来,要结合做题把算理建立在学生互相讨论自悟自省接受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达到将二者区别开来。要让学生懂得乘法结合律是连乘关系,一般只在三个乘数间据运算的特点(凑整数)而进行有效结合,如8×3×125=(8×125)×3,并指出结合8和125相乘是能得到整数1000,而原题中的运算方法与数字不能改变,但

8、对变式题另当别论,如36×5,这是两个数相乘,似乎不能使用定律简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