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法制理念践行“八荣八耻”

弘扬法制理念践行“八荣八耻”

ID:37348659

大小:3.00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5-12

弘扬法制理念践行“八荣八耻”_第1页
弘扬法制理念践行“八荣八耻”_第2页
弘扬法制理念践行“八荣八耻”_第3页
弘扬法制理念践行“八荣八耻”_第4页
弘扬法制理念践行“八荣八耻”_第5页
资源描述:

《弘扬法制理念践行“八荣八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弘扬法治理念 践行“八荣八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要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要求,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三个问题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二、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三、弘扬法治理念,践行“八荣八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

2、义荣辱观,论述精辟,概括精准,寓意精深,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善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荣辱观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不同性质社会的荣辱观则根本不同甚至对立。(一)荣辱观的含义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

3、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所决定的。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褒贬尺度和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念,古已有之《论语》中说“行已有耻”是作为“士”的前提条件。《中庸》则说“知耻近乎勇”。人类文明从肇始到延续和发展,其内在动力之一,就是“耻辱感”或者像孟子所说是“羞恶之心”。《论语》中又说“不耻下问”;“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4、也”。《道德经》更提出“知其荣,守其辱”。格言警句“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针对性是什么?现代社会总体上是开放和宽容的,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

5、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祖国尚未统一—台湾问题中国地势东海划界问题——中国:“大陆架原则”日:“中间线原则”资料图片: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示意图中日油气田争端示意图中国“钓鱼岛列岛”地图Dalailama中国地势中国留学生仅四分之一回国效力1978年,第一批3000名学生及学者出国留学。据统

6、计,历来全国留学生总数已超过90万,至今仅20多万学成归国,造成大量人才滞留国外。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每年大约有15%的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而截至1997年,仅32%的公派学生及学者返回国内,其中40%是以外籍华裔人士的身份,由外国提供赞助来中国进行短期学术访问。而在自费留学生中,归国比例甚至不足3.9%。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的起飞阶段,回归率与滞留率之比约保持在2:1为最佳.该比例被称为“黄金回归比例”。然而目前中国回归比例远远低于该标准,仅1/4的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

7、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突出体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其中也蕴涵中华民族优秀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二、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8、。(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