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探究水沸腾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探究水沸腾教学设计

ID:37354504

大小:152.9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2

初二物理探究水沸腾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二物理探究水沸腾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二物理探究水沸腾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二物理探究水沸腾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二物理探究水沸腾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探究水沸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物理教学设计一、前端分析:1、知识所处位置分析和教学策略:本节选自北京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第三节,是学习热学的起始章中难度并不高的一节,是第三种物态变化的学习。在物态变化的教学内容介绍中,教材突出了现象教学,指导在观察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建立概念,而不涉及定量计算。因为本章的概念、名词较多,因此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不断对比,找出相近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实现教学目标。虽然本节在教材中不是初中物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的一个,但针对“水的沸腾”这节教材内容的特定性-------第一次研究液体在沸腾时的特性,而水沸腾在生活中常见,取材容易,沸点不高,

2、用它来研究液体沸腾时保持温度不变,并需不断吸热的特点比较常见,安排为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则符合初二学生喜欢动手,喜欢直接参与的特点。用探究的方式了解问题也不是第一次,基本环节学生已经知道,在本节中的探究的环节有侧重,比如在猜想上重视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思考深度;在设计实验环节用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选出正确的器材,重在学生能用已知的工具解决新的问题,至于实验器材的组装,跟熔化实验相似,不做赘述,直接给出;在实验交流环节,用实物投映展示,既直观,又便于交流。在技能方面,已会初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液体温度;在探究熔化与凝固课中初步接

3、触温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并对图像进行分析。本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在现象教学,引用多个实验录像片断,既解决教学中的知识难点和实践的局限,又坚持物理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用“沸油中捞物”激发兴趣,再用科学知识去解释、揭秘,将学生浅层次的兴趣引往深层次的思考中。在课程的推进中通过了解太空中水神奇的沸腾将学习的兴趣再一次推向高潮,引导学生课后对知识继续主动学习,探寻更多的知识。2、学习者知识基础分析:学生对汽化中蒸发和沸腾现象都较熟悉,一般都知道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水面会泛起大量的气泡,但对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并不明确,对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升

4、到液面的过程中大小有变化不明确,对水沸腾时的温度高低与气压也不明确。通过对其中一个问题提出质疑,激发起他们继续学习探究的欲望和需求。针对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的变化,由于不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在实验中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目的是使感兴趣的学生刻下主动去了解。针对探究第11页学习这种方式,学生已有初步的了解,用图像的方式来直观地认识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基础,在熔化一节中学习了图像法反映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试管等器材都不是第一次使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沸腾过程中液体温度不变,需要不断吸热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不同液体有

5、不同的沸点加强温度计上示数的读数练习加强用图像的方法研究沸腾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用“仿真实验室”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用录像的形式了解水在不同气压时沸点不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培养探究能力;通过沸腾图像和实验数据的交流,培养学生用图像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用太空中水的沸腾的奇特景象,引发学生对液体沸腾应用了解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三、重点、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知道液体沸腾时的特点;2、培养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点:通过了解沸腾现象及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3、认知难点: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四、教学策略及资源:根据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1、“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烧开的油锅里捞物”之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腾现象及规律。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效果。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关注科技发展”,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利用水的沸腾研究液体沸腾的特点,从身边的现象或生活实例找寻规律;用所学物理知识学会分析生活中一些实

7、际应用,介绍前沿技术研究的方向----太空水的沸第11页腾研究,激发学习的兴趣。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借鉴了建构主义理论,力争设计出适合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真正实现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创造了条件。本节课在实验教室进行,课前将52名学生分成36个小组,每组2人。采用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策略。通过用多媒体创设计问题情境:装神弄鬼的神汉表演从烧开的油锅中捞物,手安然无恙吸

8、引学生关注和思考;引导学生用研究水的沸腾来揭穿神汉的鬼把戏。学生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