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教学设计

《星火燎原》教学设计

ID:37392803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星火燎原》教学设计_第1页
《星火燎原》教学设计_第2页
《星火燎原》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星火燎原》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课星火燎原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通过教科书提供的史料,了解中国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情况,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紧紧抓住时代脉搏,将时尚化的旅游文化融入课堂,以旅游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休闲的旅游中提炼学生对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感性认识,通过师生交流和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主动获取有效信息。情感态度了解南昌起义和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史实,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之间协作学习、交流学习心得的学习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史实。难点:使学生理解中国革命为

2、何由城市转向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导游的身份直接进入新课。师: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就由我为大家做向导,带领大家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2、学习新课创设亲临现场的情境。师:欢迎同学们加入红色江西旅行团,我们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先参观南昌八一广场,然后去革命摇篮井冈山。(展示总路线图)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八一广场,在广场的南端有一座建于1977年的南昌起义纪念塔,塔顶是一面迎风飘扬的军旗,军旗上醒目的八一两个字指示我们的人民军队诞生于8月1日这一天。塔身四周有反映南昌起义的浮雕,它生动的再现了八一南

3、昌起义的情形。(展示图片——《八一广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广场浮雕》通过学生观察八一广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广场浮雕,激发学生了解南昌起义的要求。通过影视片段,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明确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师:现在我们的时光机器将飞离南昌,飞往有革命的摇篮之称的井冈山。井冈山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保存良好的革命遗址有30多处,大家如果要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你们满意的答复。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毛泽东当年在茨坪的旧居,毛泽东在井冈山时就是在

4、这幢房子里生活、工作的,说起毛泽东来井冈山,这就要回到1927年9月。(展示图片——《毛主席在井冈山旧居》,引出毛泽东率领革命军来到井冈山的原因——秋收起义后,敌强我弱的形势,使中国革命不得不由城市转向农村,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师: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原计划从三个方向进攻长沙,但是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起义军损失惨重,最后在文家市集结,毛泽东毅然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而转向农村进军,毛泽东的这个决定正确吗?如果你作为一名起义军的指挥官,这时你会做什么决定呢?假设我们现在正召开会议研究起义军的去向问题,

5、大家先讨论然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观点。生1:我觉得应该到农村去,农村敌人的统治力量薄弱,能更好的发展革命力量。生2:我觉得毛泽东他们不应该去农村,因为苏联革命就是现在城市取得了胜利,因为城市有更好的革命条件,群众的觉悟更高。生3:中国和苏联的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城市是反动势力统治的中心,敌人力量强大,农村广阔,广大农民有革命的要求,便于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带领部队转向农村是正确的选择。9月20号清晨,起义部队转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毛泽东为何选择带领部队上井冈山呢?生

6、:因为井冈山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利于革命的发展。师:1927年10月,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毛泽东建立根据地的消息很快传开,朱德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请大家随时光机到龙江书院,龙江书院环境优美、古朴、典雅,在书院的这座小石桥上,毛泽东与朱德两位历史的巨人第一次将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有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展示图片——《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朱、毛会师纪念雕像》,由学生讲述井冈山会师的史实。)师:井冈山会师后,井冈山

7、革命根据地巩固和发展起来,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那当时的红军又是怎样生活和战斗的呢?让我们走进井冈山历史博物馆,这首歌大家会唱吗?我们一起唱好吗?(播放《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在音乐中展示图片和诗词,使学生对红军的生活产生感性的认识。)展示图片——《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通过跳动的火焰,使学生对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形势形成感性认识,并联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省政府设在龙山茨岩塘镇的乡土史内容,让学生了解龙山历史。通过由学生谈参观革命博物馆的感想,升华出红军精神,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3、课堂

8、小结先由学生自行总结收获。通过直观的框架使学生理解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