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ID:37398151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关于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上饶市第五中学李新华中学创新教育的基础是语文创新教育,语文教育的思维方式往往影响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因为语文是最基础、最主要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其工具性不但表现在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上,而且还表现在语言的思维方式上,所以中学语文教育是中学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然而,纵观当前的语文教育,从课程教材到考试形式,从教育观念到教学方法,都禁锢着学生的他新意识。一、课程教材的设置比较陈旧保守在语文教育整体目标设置上,语文教材虽然语文知识形成了科学序列,但在阅读欣赏的思想内容层次和艺术修养层次方面还没有形成合理序列,教材凌乱破碎,既没有文学史系列,也不见文体系列,很难在整体

2、上感知、把握,因而在教学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成重复教学,往往千篇一律,教师教不出新意,学生也感到厌烦。在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上,教材过分注重思想认识目标,语文课往往会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说教味较浓。一些人责怪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这可能是不太公平的,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不理解语文思想内容,也无从理解语文形式。在教材体系上,一些名家名篇,其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超出了一般学生的理解力,用来作为教材,实在是劳“民”伤“材”。而有关性情熏陶、艺术修养、创造想象等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方面的教材较少,重复教育太多,整个教材系统显得平板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情趣,更谈不上个体性格、创造思维的培

3、养与发展。在这方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想象思维最突出的诗歌,要中学教材中所占比例极小,与西方的青少年相比,中国的青少年学生显得特别严肃庄重,缺少一种活泼灵性,这与语言教学关系很大。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艺术美感最强,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唤起学生的浪漫激情,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精练、更优雅。纵观中学语文教材,诗歌单元很少,其中现实主义特色的诗歌又占了多数,浪漫主义特色的诗歌少而又少,加这教学时又给套上应试的圆圈,学生无法在诗歌学习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畅游浪漫世界,寻找自己的心灵世界。诗歌中的大自然是美丽的,能给人灵性,能促进人去创造瑰丽人生,如果把教材中一些空洞说教性的文章换成诗歌,就可以多让

4、学生想象,学生也就能喜欢语文。二、应试教育束缚着教育创新尽管现在三令五申要实行素质教育,多年来教育界也大声疾呼要推行素质教育,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步履艰难,因为每个教育者身上都有一个沉重的应试包袱,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前程当儿戏。素质教育有时很难量化,特别是一个人的发展素质在学术阶段是无法测量的,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急功近利、短期效应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一张试卷是无法测试出语文素质高低的,但每位语文老师不得不为之疲于奔命。考试是一门科学。从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都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从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都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发展规律。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5、而中学阶段有时奠定一个人的创新意识的关键,他决定着个人的未来创新之路。目前的语文考试不是引导学生去进行知识创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知识的重组、迁移和综合去理解求知的东西,而是把学生装入刻板僵死的题海之中。语文考试要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从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结构都要从语文能力发展的角度考虑,既不能是简单的知识点的拼盘,也不能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有些命题人如同猎人,设置一个个陷阱让学生去跳;答案是标准化,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是把语文章分析成为一个个的部件,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去“扫雷”,寻找陷阱;学生平时的学习也就以资料训练为主,阅读面不开阔,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三、教育观念陈旧,教

6、法简单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是一种大语文观的实践性教学,因为语文运用能力来之于语文实践活动,又直接应用于实践,因此,语文教育是一种开放的观念,一个开放的教学活动。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从教育观念到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当前语文教育的弊端,是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如果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缺乏创造力,那么就无法培养出创新能力的学生。多少年来的应试教育,把教师和学生变成了羊群,教师只是一只领头羊。应试教育是短期效应,素质教育是长期效应,十年树树木,百年树人,然而我们没有多少教师愿意抛弃名利去追求学生不能理解的标准答案,宁可是填鸭式的满堂灌,交给学生不能理解的标准答案,也不可能让学

7、生自主实践去寻找真实的世界。语文学科是最具个性的一门科学,千百年来流传的名家名篇之所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不正是它们的作者各具个性风格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苹果为什么一定要画成圆的呢?语言和人一样,存在着个性差异,正确答案不能理解为答案的唯一,否则就会扼杀个性。所以,语文教育不能作茧自缚,束缚教师自己,更去束缚学生装的创造激情。语文教师不但要对这生负责,更要对教育负责,对民族的未来负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