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应知应会

护理应知应会

ID:37441904

大小:258.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5-23

护理应知应会_第1页
护理应知应会_第2页
护理应知应会_第3页
护理应知应会_第4页
护理应知应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理应知应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基础护理1、护理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2、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①、观察;②、交谈;③、体格检查;④、查阅相关资料。3、病室适宜的温度、湿度应保护在多少?(1)、病室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度为宜。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24度为宜。(2)、病室湿度一般保持在50%-60%为宜。4、常用卧位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些患者?(1)、去枕仰卧位: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患者;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2)、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3)、屈膝仰卧位:适用于腹部检查或接受

2、导尿、会阴冲洗的患者。(4)、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的患者;臀部肌肉内注射的患者。(5)、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胸、腹、盆腔手术后有炎症的患者;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6)、端坐位:适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7)、俯卧位:适用于腰北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的患者;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胃肠胀气导致腹痛的患者。(8)、头低足高位:适用于肺部分沁物引流的患者;行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患者;妊娠时胎膜早破的患

3、者;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的患者。(9)、头高足低位:适用于颈椎骨折作颅骨牵引的患者;颅脑手术后的患者。(10)、膝胸卧位: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需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的患者;促进产后子宫复位。(11)、截石位:适用于会阴、肛门部位检查、治疗或手术的患者,产妇分娩。5、特殊患者更换卧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对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者,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保持导管通畅。(2)、颈椎或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

4、3)、颅脑手术者,应该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在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不可剧烈翻动,以免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患者突然死亡。(4)、石膏固定者,应该注意翻身后患处位置及局部肌体的血运情况,防止受压。(5)、一般手术者,翻身时应该先检查敷料并固定妥当后再行翻身,翻身后注意伤口不可受压。6、约束具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患者自尊。(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3)、约束具只能短期使用,并定时松解,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4)、使用时肢体处理功能位置;约束带下需垫衬

5、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5)、记录使用约束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7、疼痛的评估内容有哪些?①疼痛的部位;②疼痛的时间;③、疼痛的性质;④、疼痛的程度;⑤、疼痛的表达方式;⑥、影响病痛的因素;⑦、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有无伴随症状等。8、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哪些?①数字式评定法;②、文字描述评定法;③、视觉模拟评定法;④、面部表情测量图。9、如何应用0-5文字描述法评估疼痛?0级无疼痛。1级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2级中度疼痛:轻度干扰睡眠,需用止

6、痛药。3级重试疼痛:干扰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4级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5级无法忍受:严重干扰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10、压疮分为哪几期?简述其发生的原因。依据其严重程度和侵害尝试,可以分为四期:①淤血红润期;②炎性浸润期;③浅度溃疡期;④坏死溃疡期。发生原因:⑴局部长期受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⑵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⑶石膏绷带或夹板使用不当。⑷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11、简述机体活动能力的分度。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3

7、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12、简述肌力的分级。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肌体运动。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但不能对抗阻力。4、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13、如何为脉搏短绌的患者测量脉率?为脉搏短绌的患者测量脉率,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出“起”“停”口令,计时1分钟。14、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⑴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⑵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

8、、定体位、定血压计。⑶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⑷注意油压装置(血压计、听诊器)、测量者、受检者、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以保正测量血压的准确性。15、测量血压时袖带缠得过松和过紧对血压有何影响?⑴袖带缠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