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朗读指导

有效朗读指导

ID:37457058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24

有效朗读指导_第1页
有效朗读指导_第2页
资源描述:

《有效朗读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朗读指导,读出课文味道——《金色花》教学案例  一、主题内涵  去年十一月下旬,我区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开展了一次研课活动,主题可以自己定,我尝试围绕主题“朗读指导”开设了一节《金色花》。《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作品,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散文诗很美,但是初一的学生理解它未免有些难度,于是,我备课的重点旨在散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对课文进行品读,突出“语文味”。那么这样的课怎么上?效果又怎样呢?下面笔者就以对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

2、花》教学中的部分教学片段进行反思分析。  二、情景描述  步骤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在印度,有这样一种美丽的花,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老师出示的图片,金色的,黄金碎片,完全绽放开来时,金灿灿,透出温馨,美到极致。你们知道这花的名称吗?”生(齐答):“是金色花。”“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印度现代诗人泰戈尔轻盈的脚步,走近这美丽的花,静静地欣赏它所特有的美。”  步骤二朗读诗歌感知意象  根据阅读认知规律,要想读出诗的真正韵味,得先仔细研读理解诗中的形象,感受作者表达情感。于是笔者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出现的意象有

3、哪些?”因为之前教授诗歌时关于意象这一术语就已讲过,所以学生明白意象是什么,很快就找到了“我、金色花、妈妈”这三个意象。本诗有故事情节,于是我就问道:“诗歌向我们展现出三幅孩子与母亲嬉戏的三幅画面,请同学们归纳出来。”  因为设问的要求不明确,学生在回答时语言不简洁,后来我适时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归纳,明确了这样三幅画面:妈妈做祷告时,我(金色花)散发香气;妈妈读书时,我(金色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妈妈拿灯去牛棚时,我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象,我对文章进行了配乐范读,并在读

4、之前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从文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怎样的妈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诗歌,边听边思考。  步骤三诵读诗歌体会感情  引导学生感知了文中的孩子活泼可爱、热爱母亲,妈妈慈爱善良、疼爱孩子。接下来我就指明一学生朗读课文全文,并配乐,同时思考问题: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情感?这位学生读得很深情投入,读完后,经过一番讨论,很快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文中的母亲爱孩子,孩子爱母亲,母子情深!  步骤四齐读诗歌读出深情  按照我的教学理念,要把学生在预习中不会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后,对普遍不会的问题在课堂上出示进行指导,这堂

5、课也不例外。学生普遍不理解对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于是我就进行了提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的碎花,象征圣洁而美丽。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经过点拨后,学生都豁然开朗,明白了孩子是纯洁的,金色花也是纯洁的,泰戈尔的诗充满了爱意,文中的孩子是天使,妈妈也是位天使,诗篇洋溢着真挚的母爱何纯洁的童心,是

6、爱与美的结晶。透出诗人对孩子的爱。最后我让学生深情地齐读课文,感受文中投射出来的美。  三、分析反思  《金色花》是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诗歌篇幅短小,意蕴丰富,他借儿童的视角表达圣洁、温馨的母爱;同时又不乏儿童那种天真、可爱。孩子是一位天使,妈妈也是一位天使,一位爱的天使。孩子和妈妈是诗中的主体形象,而一系列意象组合和高度凝炼的典型事例,便使得孩子和妈妈的形象得到升华:美丽而伟大;也使得诗的生动有趣画面和深遂意境得到完美的统一。诗篇洋溢着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是美与爱的结晶。  针对课文特点,

7、教学中应注重对诗歌的朗读,感悟诗中所蕴涵的人间真情。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伟大的母爱,作一次心灵的放飞。  本案例中,笔者重视了学生的朗读,通过“三读”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这符合诗歌教学的特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读得很单一,一节课让学生两次读了全文并配乐,引导学生分析孩子和妈妈这两个意象时,没能让学生结合相关的关键语句进行反复品读。  通过这次教学,笔者发现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有效朗读指导尤为重要,我们教师有必

8、要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关注:  一、引导学生明确朗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朗读是文本解读的“催化剂”,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朗读有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