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闻概论

广电新闻概论

ID:37467789

大小:11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24

广电新闻概论_第1页
广电新闻概论_第2页
广电新闻概论_第3页
广电新闻概论_第4页
广电新闻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电新闻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总论&S226;一、新闻写作的产生和发展&S226;14世纪-16世纪:消息产生——朴素的记录&S226;17、18世纪:新闻评论——阶级斗争的工具&S226;19世纪:廉价报纸——形成倒金字塔结构&S226;1922年11月美国匹兹堡电台诞生,广播具有传播迅速、声音的表情性和音响的写实性&S226;20世纪30年代以后,立体报道、现场录音报道等广播报道形式迅速兴起&S226;20世纪60年代后,电视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电视新闻写作也日益成熟&S226;二、广播媒介写作发展的几个阶段:&S22

2、6;文体写作方面完全照搬报纸新闻写作的模式。&S226;开始经营自己的新闻报道业务,出现自己的新闻文体&S226;广播文体基本格局形成。文体有动态新闻报道,深度报道、广播评论、广播分析节目也已成熟。&S226;电视发展:画面加解说从一开始就成为电视新闻的主要传播方式。&S226;三、电子媒介新闻写作的特点&S226;广播电视的写作在整个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并不具备独立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它的写作并不是纯粹的,必须受到媒介特性的制约。&S226;电视传播的新闻写作都具备通俗性的特点,这是由电子传播的传播特性,更准

3、确地说是其受众的接受特征所决定的。&S226;电子媒介的写作在整个文本制作中有一种隐蔽性的趋势。&S226;四、广播写作的基本规律——为听而写&S226;广播的传播方式:声音——设备——射频信号——设备——还原声音&S226;声音的特性:速度330-360米/秒,入耳在大脑中保存6-10秒,少数形成记忆,易损耗和易混淆性&S226;广播的特性:快速、覆盖面大,缺点:选择性小,无法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及展现各类辅助性符号,效果有限,容量小,口播200字/分&S226;五、广播写作的基础——理解声音符号&S226

4、;坚持用声音符号——有声语言、音响和音乐&S226;不同声音的互补与协调:压低混播&S226;控制冗余:保留必要冗余,剔除绝对冗余——交待背景,加以解释,为听众提供理解新闻事实所必需的有关材料;适当地重复叙述&S226;六、广播电视语言&S226;语体:谈话体,说话较为随便,结构较松散&S226;一种特殊的口语,是一种加工过了的新闻口语,要符合新闻语言的要求,如准确、具体、间接、生动、鲜明等。&S226;注意:可以适当适用最新的语言,要恰当处理方言词与普通话标准词汇之间的关系&S226;模拟语境:模拟出一

5、个基本接近于生活中的语境;“一对多”;模拟“一对一”;模拟现场;模拟对话;对播语境等&S226;七、广播电视语言遵循的原则——口语化和通俗化&S226;语音的响亮优美:尽量使用开口呼的词;多用平声字,配上仄声字,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多用双音词,双声词、叠韵词和叠音词&S226;句式简短:节奏舒缓、简洁有力,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短句子变化更多,短小的音句顿进结合,使得句子的脉络和听众收听时的心理时间流一致;少用修饰语;尽量不用倒装句式&S226;巧用修辞:比喻、对偶、问句等&S226;八、广播写作

6、中词语的选用&S226;选词为了便于理解;区分同音词;正确使用简称和缩略语;文言词的使用;&S226;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数词的使用应该具体化,不应该简单列举,少用“术语”,多用“熟语”第二章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S226;一、记者的职业素养“三才说”&S226;1、记者的“识”——就是卓识、慧眼、就是能够分清是非,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政治眼光,就是政治鉴别力。——重视理论学习&S226;2、记者的“才”——就是才能,表现为精通业务,能熟练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新闻规律,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准确抓住

7、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具备了解客观事实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S226;3、记者的“学”——就是学问,知识渊博。&S226;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S226;1、新闻事实的“六要素”——what、who、when、where、why、how&S226;2、“用事实说话”——叙述事实、掌握分寸、尊重科学&S226;3、西方的客观主义&S226;A他十分称职B他是密执安大学毕业,有十年工作经验&S226;A这个案件的判决是不公正的B检察长说,这个案件的判决是不公正的。&S226;A他因跳窗自杀致死B他因自窗口坠下

8、致死&S226;4、新闻报道的艺术性——生动、趣味、文采&S226;三、新闻写作笔法:新闻写作中使用的一些特有笔法,从文学作品中借鉴的如叙事、抒情、议论、描写、悬念、伏笔、夸张、反复、排比、对照等。&S226;四、新闻语言:具体、准确、简练、通俗&S226;把“六何写出来”。&S226;多用具体、形象的语言。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和名词。&S226;在写大场面的时候,也要具体做到“弃多写少,弃大写小”&S226;要恰如其分地叙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