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

ID:37513792

大小:19.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新课改正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从繁华的城市到偏远的乡村,从从事教育事业一生的老教师到刚参加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千千万万的中国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中来。力图焕发出我国教育事业的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当前新课改正在开展,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掌握

2、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推进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

3、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连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上课,我就和学生们做了一个游戏,老师扮演公共汽车司机,学生们扮演乘客。放学了,老师送你们回家好不好,学生们表现的非常活跃,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班有多少人呢?(学生们笑着回答19人)大家坐好了,我们要出发了,走到第一站的

4、时候有5人下去了,走到第二站的时候有8人下去了,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多少名同学在车上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这个内容实际上就是本节课所要教学的例题,只是我把它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他们就能很自然的找到两种解法,可以从总人数里去掉5,再去掉8,也就是连减。也可以先想想两次一共有多少名同学下了车,再从总人数里一起去掉。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解释。这样不但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了连减的意义,还牢固掌握了连减的计算方法。二、推进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课

5、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而开放课堂教学以其学的形式、方法和过程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放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开放学生的创造潜能、展示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中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猜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例如:有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有不同的剪法,可以出现不同的答案。

6、又如:138人参观博物馆。大客车限座20人,面包车限座7人,可以怎样派车?这一题的开放性很强,学生可以设计出许多不同的派车方案。开放性的教学能够激活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得以有效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氛围,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才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三、推进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数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

7、不要认为某某孩子太差。外国从不分好坏孩子,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无能。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荣幸,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学不谋而合。”“你的某某看法很有创意”“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独特。”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有道理。”“你能解释一下吗?”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有不懂的找老师。”现在我常说的是:“你有什么收获能与我们分享一

8、下吗?”“今天的课,谁还想发表什么看法?”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