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业的发展之路

旱作农业的发展之路

ID:37548499

大小:23.6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旱作农业的发展之路_第1页
旱作农业的发展之路_第2页
旱作农业的发展之路_第3页
旱作农业的发展之路_第4页
旱作农业的发展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旱作农业的发展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灌溉农业的发展之路—达茂旗农田节水灌溉发展及效益调研达茂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边疆,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56毫米,蒸发量2700毫米,十年九旱,农业经济脆弱,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2009年,达茂旗更是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但却取得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可喜成效,这主要取决于水务部门的不懈努力使近年来节水灌溉农业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效益好的局面。为了明确今后建设重点,进一步探索现代农业节水灌溉在水资源贫乏干旱地区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和提高种植效益,我们对全旗滴灌、膜下

2、滴灌等节水灌溉种植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达茂旗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牧业人口2万,有1.66万亩天然草牧场和80万亩耕地,人均13亩。全旗境内主要有艾不盖河、查干布拉河、开令河、乌兰苏木河、塔布河、阿其因高勒河、陶来图河、乌兰伊力更河、扎达盖河等9条河流,及腾格淖尔、乌兰淖尔、打不苏水系、哈日淖尔水系与图古淖尔水系等5个水系。8水资源总量13199.08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1244.54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554.26万立方米。二、节水灌

3、溉发展情况作为一个干旱缺水地区,推广旱作节水措施对达茂旗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2002年,达茂旗确立了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5.6万亩,到2009年,种植面积达到了55万亩。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针对缺水的实际,达茂旗始终把水利建设作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2008年全旗水浇地达到12万亩,为了发展避灾型农业,提出了三年内新增水浇地8万亩,使农区保灌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人均5亩、人人3亩以上水浇地的目标。2009年,达茂旗争取到自治区马铃薯产业带项目奖

4、金1000万元、自治区开发银行抗旱贷款3000万元、农村信用小额支农贷款1.5亿元。采取集中捆绑使用涉农资金,政府出资70%、农民自筹30%的筹资办法,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702万元新打机电井117眼,投资320万元铺设低压管道8万米,投资330万元架设低压线路45公里、安装变压器82台,新开发水浇地2万亩,投资150万元修配机电井139眼。全旗水浇地保灌面积达到了13万亩,马铃薯滴灌和旱地覆膜由去年的1万亩、4.5万亩,推广扩大到今年的5万亩及15万亩,示范种植田由5.5万亩增加到20万亩。8三、农田节水灌溉

5、产生的效益2009年,遭遇了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水浇地不足20%,达茂旗却实现了薯业增产薯农增收,马铃薯总产量达5亿多公斤,在播种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比去年增产5500万公斤,农民人均薯业收入达4100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1、滴灌种植的效益。滴灌,如今对于达茂旗的老百姓来说也许已并不陌生,然而,在前两年提及滴灌,这里的农民并不认可。当初,水利技术人员动员农民接受这一节水灌溉技术时,可是苦口婆心地费了好大的劲。“技术实不实用,农民看得是实效,现在村民们都争着上滴灌种植。”乌克镇红崖湾村党支部书记李俊说。20

6、08年乌克镇的部分农民种植了滴灌,一年下来这些农民开心地笑了,因为他们获得了有史以来的好收成。张守荣老汉2009年扩大了种植规模,种植了60亩滴灌和40亩高垄滴灌。特别是那60亩,分别属于几户,是多年来村民不愿种植的沙化地,但这片土地比较平整,而且紧靠村子和公路,于是张守荣便和其他村民置换了过来。随后,他带领全家人打了一眼大口井,上起了滴灌。经过他的辛勤劳作和科学管理,使马铃薯的长势人见人爱,获得了亩产4500多斤的好收成。除去籽种、化肥、机械作业、雇工等费用,细细算来,亩均纯收入达到1100元。高管柱、张老虎两家分

7、别8种植了10亩和14亩滴灌马铃薯,亩产平均3000斤,除去费用,每亩收入也近千元。乌克镇东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是达茂旗水务局2009年新承建的工程。该项目区覆盖东滩、后卜子、上东河、下东河四个自然村,工程建成后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500亩,其中低压管道灌溉面积1880亩,半移动喷灌面积1110亩。发展滴灌高效节水面积2510亩,人均新增水浇地5。73亩。赵埃、杜俊花夫妇生活在东滩村,共种植了140亩滴灌马铃薯,年收入7万多元,细算下来,纯收入近2万元。同村的张晓平种植的43亩滴灌马铃薯,亩产2000多斤。和其它地区的

8、滴灌马铃薯种植来比,他们的收入相对较低,究其根源,一是第一年旱改水,土地比较贫瘠,加之底肥上的不足,致使土地缺乏营养;二是马铃薯生长期患病造成三分之一的死亡,倒致了产量的下降;三是雇工费用支出大,赵埃家仅雇工一项支出就达2.4万元。“如果是种旱地,今年的年限恐怕是颗粒无收了,还是滴灌种植好。”杜俊花发自内心地说。赵埃也谈起了2010年的打算,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