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ID:37550274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5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万州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万州区五桥小学课题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校德育课题《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在上级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课题的申报工作,于2014年4月万州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确定为万州区2014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现就此课题开题作简要汇报:课题论证一、研究的必要性1、问题的背景(1)时代的需要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2、,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给少年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各种信息和各类思潮的交错,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形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加之现代家庭子女不多,家长寄予的希望极大,对孩子的溺爱多于教育,使不少孩子身上滋生了许多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造成了极大困难。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文明的社会,我们认为,小学生道

3、德行为的规范及文明素养的积淀需要有载体,礼仪教育能够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途径与载体,是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2)现实的需要由于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1)由于我校位于城乡交界处,多数学生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以及留守儿童,9行为习惯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很大差距,许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霸道、懒惰,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教育;(2)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放弃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3)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单一,评价滞后,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措施,教育

4、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离,许多学生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另一副“面孔”。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决心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学生的成才奠

5、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际上针对青少年存在的道德修养上的问题,普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其中包括礼仪教育。英国等国家提出了培养“绅士”、“淑女”的教育。韩国从1973年起就开设道德课,正式以书本形式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授课,其教学内容便包括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还设有理解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我国也在文革以后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和养成教育,对礼仪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普遍做法是强调教育与训练想结合,但在实践中常带有分离的状况,或是

6、说理不够,机械训练;或是空洞说教,践行不够。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一是继续强调教育与训练相结合,体现“教学做合一”、“知行统一”。二是注重内在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修养统一起来,简称内外统一。避免出现:品格纯朴却不注重礼仪,显得粗野;注重礼仪,但缺乏朴实的品格,显得虚伪。三是礼仪教育心理化,注重心理辅导。对学生做非强制援助,促进学生自主选择正确的礼仪要求,加强道德修养,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

7、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里就对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了系统的要求。9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是人

8、才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应从小培养,应从学会做人、做事、学习等几方面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