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

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

ID:37559421

大小:627.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5

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_第1页
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_第2页
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_第3页
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_第4页
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吴承学兵法,即用兵作战的战略战术,古代兵法是古人对于战争及其规律的认识。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产生得很早,据考古发掘的材料证明,远在公元前十三世纪,殷代卜辞里就有关于战争的记录。大约在公元前八世纪的西周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军事著作《令典》、《军志》、《军政》①。到了春秋末期,就已经出现了著名的兵学经典《孙子》,孙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方法,总结了古代战争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军事规律,对以后的战争实践和军事思想都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以《孙子》为代表的军事著作不但是古代军事方面的经典,而且对其它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其中也包括对文学

2、创作与批评的影响。粗略看来,兵法与文学的关系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假如我们比较全面地考察,不难看出,古代兵法的术语与思想观念对于古代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的影响的确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客观存在。本文拟对此问题作出辨析。把写作视为打仗,把考场喻为战场,是来源甚早的观念。唐人林滋就有《文战赋》(《全唐文》卷766),既然“士之角文,当如战敌”(《文战赋》),兵法与文学批评相通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关于文章与兵法之关系,古人明确提出过“文章一道,通于兵法”(《聊斋志异》冯镇峦评本卷首“读聊斋杂说”引沈确士说),或者干脆就说“兵法即文法”(《聊斋志异》冯镇峦评本卷七《宦娘》行侧评)

3、。不过,古人并没有对此作比较全面的阐释,而当代中国文学学术界也似乎极少把它作为专题来研究。据我所知,当代学者较早在论著中明确地提出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之关系是饶宗颐先生,饶宗颐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释主客——论文学与兵家言》的短文,该文从银雀山汉墓所出土孙膑兵法有客主人分一篇说起,指出“《汉书·艺文志》有主客赋⑧,赋之为体,肇基于此,惜其文不可睹”。饶先生推论说:“‘客主,之名,原出兵家,继乃演而为赋。”又进一步引申说:“兵家主要观念,后世施之于文学,莫切手‘气’与‘势’二者。”并举例略加说明。因为饶氏此文发表在海外,又非常简短,大陆学术界可能对此了解不多,尚未引起足够的

4、注意。我以为此文虽然寥寥数百字,对此问题点到即止,但其卓见宏识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与讨论。饶先生指出中国文学批评上“气”与“势”这两个著名的概念都受到兵家观念的明显影①这些书虽然早已失传,但在《左传》、《孙子》中还保留一些片断的引文。②收入饶宗颐先生所著《文辙》一书,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出版,193页。⑧按:《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客主赋》十八篇”。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响,文学批评上“气”的观念来源比较复杂,学术界已有专门讨论,并取得许多成果,本文拟不赘述;而饶先生所说的文学批评上的“势”受到兵学的影响这一论断可为确论。因为饶先生立言简要,我冒昧试添蛇足之论。“势”这

5、一概念在中国古代的运用并不限于兵法,但却是较早在兵法中出现而且极为重要的军事理论。“势”是古代军事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孙子·势篇》就明确以“势”作为研究对象: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旷弩,节如发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所谓势,就是破敌之势,乘敌人有可破之势,必须起兵击之。这种势,就如弓箭从弦上瞬间发出,势不可挡。势有强大的冲击力,就如水性虽柔,而蓄势激流,则可走石。古代其他军事家与孙子一样也非常重视“势”,古人说:“孙膑贵势。”(《吕氏春秋·不二》)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势

6、备》也有与孙子相近的论述:“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故日,弓弩势也。”《汉书·艺文志》录有“兵形势十一家”,并说明“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也”。《虎钤经》又分为“乘势”“气势”“假势”“随势”“地势”五种(卷之三《任势第二十一》)。所谓势,主要是指兵力的合理积聚、变化与运用,并快速反应以充分发挥威力,表现为有利态势和强大的冲击力。战场上具备了有利态势,就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因此,用兵首要在于审时度势,战法多变。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势”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而且使用率相当高的术语,在文学、绘画

7、、书法、音乐等批评中均有运用①。这一术语最早为书法理论所用,早在东汉就有崔瑗《草书势》,蔡邕《篆势》、《隶势》,后有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势》等,所谓“势”是指各种书体形成自身特点的体势。古代绘画理论中的“势”论,虽然略晚于书论,但也同样源远流长,代有传人,此不赘述。而文学批评史上“势”的含义是在不断演变、不断深化的。现存文学批评材料最早论及“势”者见于刘桢所言。《文心雕龙·定势》引刘桢语:“文之体势,实有强弱,使其辞已尽而势有余,天下一人耳,不可多得。”陆厥《与沈约书》也说:“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可见刘桢论“势”在当时学术界颇受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