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少见病影像诊断

胸部少见病影像诊断

ID:3757260

大小:10.96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7-11-23

胸部少见病影像诊断_第1页
胸部少见病影像诊断_第2页
胸部少见病影像诊断_第3页
胸部少见病影像诊断_第4页
胸部少见病影像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部少见病影像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胸部少见疾病影像诊断Wegener'sgranulomatosisWEGERGRANULOMAWegener'sgranulomatosis肺Wegener肉芽肿CT表现:(1)两肺多发结节,少数可单发,大小可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边缘光滑或稍模糊;(2)约一半的病灶有空洞,多为内壁一规则的厚壁空洞,病灶发展时空洞增大,空洞壁可变薄,甚至可见液平面,巨大空洞可达整个肺叶。经治疗后随病情好转空洞缩小,甚至完全消失;(3)可见小点状钙化,多出现于长期治疗后,且主要位于肿块的边缘;(4)邻近支气管扩张及囊泡状肺气肿;(5)周围可见毛刺及胸膜凹陷征;(6)纵隔淋巴结肿大用胸腔

2、积液少见。Godman提出WG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上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病变、血管炎及肾小球肾炎(即威格纳三联征),近年增加了c-ANCA阳性。ANCA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抗体的滴度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并可预测疾病是否复发。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基本病理特征是淋巴管、小血管、小气管管壁及其周围的类平滑肌细胞的进行性增生,呈错构瘤样改变,使气管局限狭窄而形成空气潴留,使远端肺泡扩大融合呈囊状腔,胸膜下囊腔破裂可导致气胸;当淋巴管或胸导管阻塞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碍甚至形成乳糜胸、腹水;肺小静脉远端管腔内瘀血扩张甚至破裂出血,引起患者咯血。PLAM女31胸水肺淋巴管

3、平滑肌瘤病CT表现本病特征性的CT表现是肺内小气囊。囊变型病变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小气囊,边界清楚的不规则线样壁。大多数气囊呈圆形,少数小叶间隔的壁呈多角型形,局部见多个气囊相重叠。平滑肌细胞型病变表现为线样密度灶和局部肺区毛玻璃样密度。后期并发症以气胸较为常见,有少量胸水,并可见有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CT检查可发现肾血管平滑肌瘤。PLAM影像学上可见双肺弥漫的囊状影,囊状影的分布无部位差异。囊壁厚度多小于2mm,血管影多位于囊壁边缘。囊状影之间为相对正常的肺组织,极少融合60%患者出现乳糜胸水,40%合并气胸。本病预后较差,常于出现症状后10年内死于呼吸衰竭。无明

4、显纤维化或结节状影。多为育龄期女性,多患有子宫平滑肌瘤肺嗜酸性肉芽肿肺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系组织细胞在肺内异常增生又称为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以肺组织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的原因不明的一种罕见疾病。患者多有吸烟史,常见症状为慢性咳嗽和轻度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当肺囊泡破裂时发生自发性气胸,部分患者可有轻中度发热、咯血、夜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患者也可无呼吸道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不能引起重视,肺部无阳性体征,而仅于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实验室检查常为正常值,部分患者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很少能在血液中发现,免疫学检查可正常。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

5、能下降为主。确诊须经肺组织活检。病理可见:肉芽肿性炎,肉芽肿内有较多的Langerhans组织细胞,还可见显著的嗜酸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Langerhans细胞S-100阳性,符合郎格罕组织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女性,28岁。多尿、闭经,开胸活检证实肺嗜酸性肉芽肿蜂窝肺,中上肺为主有明显囊壁,薄而光整,多小于2mm影像学特征: 两肺弥漫性而以两上、中叶为主的小结节(多小于5mm)、斑片状、囊状阴影,囊腔多不规则或呈类圆形,囊壁较厚;早期以小结节为主,后期以囊腔为主—蜂窝肺。25%的患者可并发气胸。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

6、is男性19岁,轻度咳嗽7天。肺嗜酸性肉芽肿、肺淋巴管肌瘤病及肺气肿均是产生囊样肺实质改变的疾病。与肺气肿相比,此二种疾病的囊肿可见囊壁,壁厚大小不一,多小于1mm。根据囊肿分布可鉴别这两种疾病。肺嗜酸性肉芽肿分布以上肺野特别明显,向下至肋膈角区则逐渐减少,而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囊肿呈全肺弥漫分布。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alveolusproteindepositionsickness)是一种罕见病。肺泡有蛋白样物质沉积﹐使肺内出现病变。约1/3病人无症状﹐临床表现有发热﹐继以间歇期﹐以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低热。咳嗽﹑咯痰﹑胸痛﹑体重减轻等。X射线胸部检查

7、肺内病变类似急性肺水肿。男40Y气促,咳嗽9月,加重4月肺泡蛋白沉积症PAPCT表现①CT典型表现为多发片状阴影,呈“地图样”分布,其边缘多清楚锐利,呈直线状或弧状,有的边缘成角,形成三角形、多边形、颇具特征。其形成机理可能由于病变以肺小叶为单位,小叶间隔限制了病变蔓延。②支气管充气相:文献报道本病该征象少见,可表现为细小支气管充气相,也可仅见近端较大支气管充气相,存在于斑片状影或蝶翼状影之中。该征象的出现提示腺泡实变。③蝶翼征(bat-wingsign):X线表现两侧肺门旁广泛模糊片状影,呈蝶翼状分布。④“碎石路”征:由弥漫性磨玻璃影及内部的网格状小叶间隔增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