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教学案例

《社会行为》教学案例

ID:37580818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社会行为》教学案例_第1页
《社会行为》教学案例_第2页
《社会行为》教学案例_第3页
《社会行为》教学案例_第4页
《社会行为》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行为》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行为》教学案例生物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关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会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处理和理解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和道理,让学生能够及时学已致用,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在教学中许多的突发事件,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

2、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以下便是我选取的一个课例。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意义。我先让学生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看一遍课本,熟悉内容。然后我就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看看这是什么动物,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安静的教室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说:“蚂蚁为什么不独霸那块饼干呢,自己吃多好。”他的话音刚落,在同学中就引起了一片骚动声。我一看,这是班上平时问题比较多,思维比较活跃的、能调皮

3、捣蛋的邢宏波同学。我也有点意外和不耐烦,觉得这是个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可以用常规的处理方式——下课再说,以免耽误课堂进程。刚想让他安静,不要问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可是又一想,这不是刚好可以引导到群体生活的意义上么。同时面对同学们这突如其来的争论,我心里闪过了一个念头:这个问题与社会行为也有关系,不能草率解决。于是便说:蚂蚁和我们人是不一样的,它们是集群生活的。如果它独霸了,那其他蚂蚁就没吃的了。在它们的群体中,有不同的职能,分工。有其群体生活的特征。另一个学生又说:“老师,蜜蜂是不是和蚂蚁一样啊?”就是这样的“意外”让学生积极思

4、考,主动发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课堂氛围十分热烈。最后,我顺着往下问:“同学们还能想到其他动物么?”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讨论起来,学生们有的提到了蝗虫,有的提到了狒狒。这就把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继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社会行为的特征。(播放蜜蜂群体生活的录像)群体生活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特征呢?学生们小组内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发言。生1:蜜蜂是群体生活的动物,有一只蜂王,专门负责产卵,还有少数雄蜂专门与蜂王交配,而工蜂占大多数,它们负责采蜜、侦察、守卫、

5、清理蜂巢和饲喂小蜂等工作,非常辛苦,可见它们具有明确的分工。(说的真好)生2:白蚁的群体生活与蜜蜂一样,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生3:狒狒群中有一个首领,身体很强壮。(观察仔细)生4:首领能优先享有配偶、优先享有食物和住所,并负责指挥整个群体。看到学生们谈论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都能积极踊跃的发言,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感到很欣慰。对这些同学提出了表扬,鼓励其他同学也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最后我做了总结: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

6、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这节课就在学生们的热烈讨论、积极参与中结束了,不经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两得。教学反思:我想,如果没有邢宏波同学的“意外”发问,我可能会批评他扰乱课堂氛围,遗忘解答他的问题。现在我发现,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课堂突发事件由于具有突然性、新异性、变化性等特点,往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应当加以引导,当有突发事件时,教师千万要冷静,在引导时,关键是引导的知识内容要与突发事件相关。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内容都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关和同步,这时可

7、暂不管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先从突发事件入手,先稳定学生的情绪,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师这边来,然后再过渡到当堂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上来。生物课堂突发事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教师充分利用生物知识灵活地加以巧妙处理,完全可以实现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再到有意后注意的转化。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把被动转化为主动,把低级转化为高级,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更加有兴趣。教师只有从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才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突发事件”转化为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而教师机敏的思维也往往会给

8、学生留下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心悦诚服地去接受老师的教育。《社会行为》教学案例胡峪中学高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