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臂梁计算书

伸臂梁计算书

ID:37641978

大小:411.8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7

伸臂梁计算书_第1页
伸臂梁计算书_第2页
伸臂梁计算书_第3页
伸臂梁计算书_第4页
伸臂梁计算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伸臂梁计算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题目一伸臂梁设计设计人:伸臂梁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伸臂梁设计设计条件:某支撑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其跨度l=7.0m,伸臂长1度l=1.86m,由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设计值g=34.32kN/m,梁侧15mm厚粉21刷重按g=5.68kN/m计算;活荷载设计值q=30kN/m,q=100kN/m(如下图112所示)。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级,箍筋和构造钢筋为HPB235级。试设计该梁并绘制配筋详图。解:假定安全等级为二级,梁处于一类环境,截面尺寸:b×h=250×700mm1.计算简图和内力图恒荷载是一直存在的不变荷载,作用于梁上的位置

2、是固定的,计算简图如图1.1计算简图及荷载工况图a所示,而活荷载可变,它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因此q1、q2的作用位置有三种可能情况,如图1.1计算简图b、c、d所示。因此作用于梁上的荷载有(a)+(b)、(a)+(c)和(a)+(d)三种情况。在相同坐标系下,分别画出这三种情形作用下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如图1.2内力图,内力图在同一坐标系下见图1.3。因活荷载的布置方式不同,梁的内力图有很大的差别。要保证各种可能作用下的梁的可靠性能,因而要确定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需绘制内力包络图,然后按内力包络图进行梁的设计可保证构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第-1-页共11页伸臂梁设计250*700

3、250*7007m1.86m计算简图40kN/m40kN/m(a)30kN/m(b)100kN/m(c)100kN/m30kN/m(d)图1.1计算简图及荷载工况图第-2-页共11页伸臂梁设计第-3-页共11页伸臂梁设计2.配筋计算221)已知条件:查表得,C25混凝土:fc=11.9N/mm,ft=1.27N/mm,α1=1.0,βc=1.0;22HRB335级钢筋:fy=300N/mm,ξb=0.55;HPB235箍筋,fy=210N/mm。纵向钢筋假定按两排布置纵筋,则h0=h-as=700-60=640mm。2)截面尺寸验算沿梁全长的剪力设计值的最大值在B支座左边缘,Vmax=26

4、6.65kN。第4页共11页伸臂梁设计hw/b=640/250=2.56<4,属一般梁。0.25βc*fc*b*h0=0.25*1.0*11.9*250*640=476kN>Vmax=266.65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3)纵筋计算①跨中截面M=394.87kN·m2M由ξ=1−1−,得2αfbh1c062×394.87×10N⋅mmξ=1-1−=0.48<ξ=0.5522b1.0×11.9N/mm×250mm×(640mm)αfbhξ1c0由A=,得sfy1.0×11.9N/mm×250mm×640mm×0.40682A==2582mm>0.2%bh=s2300N/mm20.2%*250m

5、m*700mm=350mm2选用425+220,As=2592mm。②支座截面M=242.17kN·m因为支座弯矩是跨中弯矩的61%,较小.考虑单排配筋,令as=40mm,则h0=700-40=660mm,按同样的计算步骤,可得62×242.17×10N⋅mmξ=1-1−=0.2087<ξ=0.5522b1.0×11.9N/mm×250mm×(660mm)1.0×11.9N/mm×250mm×660mm×0.20872A==1366mm>0.2%bh=s2300N/mm第5页共11页伸臂梁设计20.2%*250mm*700mm=350mm2选用220+222,As=1388mm。4

6、)腹筋计算各支座边缘的剪力设计值已示于图1.3中。①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腹筋20.7fbh=0.7×1.27N/mm×250mm×640mm=142.24kN

7、距2nA2×50.3mmsv1s≤==136mm220.714mm/mm0.714mm/mm实配8@130,满足计算要求。全梁按此直径和间距配置箍筋。ii:如果箍筋和弯起钢筋同时配置。在AB段内同时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弯起钢筋参与抗剪并抵抗B支座负弯矩;BC段只配双肢箍。计算过程如表1.1。第6页共11页伸臂梁设计表1.1腹筋计算表截面位置A支座B支座左B支座右剪力设计值V(kN)222.17266.65234.50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