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ID:37715928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_第1页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_第2页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_第3页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_第4页
资源描述: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治国理政论坛)魏礼群《人民日报》(2017年04月10日 07版)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奋勇前进,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良好局面。现在距离2020年时间已很紧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繁重,需要全国上下凝心聚力,不懈努力奋斗,持续全面推进,确保如期实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中心任务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是

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首要要求,是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推动各项事业更好发展的坚实基础。而要实现既定经济发展目标,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等。这些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使整个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稳定增长、良性循环的新阶段。要做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

3、平稳健康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稳定增长、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环境、转换动力上下大气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战略选择。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4  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科学理念,是走科学发展之路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针对我国

4、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开出的有效良方。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着力加强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中拓宽发展空间;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新内涵、新方式、新途径、新动能,集中反映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

5、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发展必将开辟新局面、新境界。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周期性、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改善供给侧结构,必须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产业体系,创新产品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

6、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立足当前,努力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4这五大重点任务,积极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又要着眼长远,加快构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汇聚我国中长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同时,应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这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内需潜力巨大,扩大内需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关键是找准发力点。应着眼补短板、惠民生、调结构、促创新、增后劲,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等方面,

7、增加有效投资,改善投资方式。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势,加快发展公共设施和教育、文化、养老、医疗、旅游等各类服务消费,使消费和服务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路子,付出的代价太大,必须转变。应按照党中央关于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要求,切实把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上来。经济工作要切实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培育发展新优势新动能。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智力开发,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

8、发展循环经济,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特别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应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实现新发展。4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无论是稳增长、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还是惠民生、防风险、实现更高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