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题型和答题技巧

记叙文题型和答题技巧

ID:37718863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记叙文题型和答题技巧_第1页
记叙文题型和答题技巧_第2页
记叙文题型和答题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题型和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叙文主要题型和答题技巧(补充)一.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二.题型和方法(一)概括内容。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

2、,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答题套路:本文主要记叙了……的事(故事);描写(介绍)了……的人;通过……的记叙,反映(表达、赞美)……的问题(感情、精神)。如:指南P82第1题。(二)重点词语的作用(1)类型一:对于在文中以特殊含义出现的词。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和作用(看基本义,想像它的比喻义,引申义)。答题套路:①“XX”一词原指……+这里指……+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基本义+引申义+作用)②“XX”一词原指……,在这里意在说明(表现、突出、强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

3、致”。答案为:“标致”原指女人打扮漂亮,这里指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是反语,反映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憎恶、讽刺之情。又如《苏州园林》中的“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中的标本”中的“标本”。答案为:“标本”是样本的意思,在这里意在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①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2)类型二:对于没有必要解释基本义的词语(一些动词,形容词等),但是又很典型的词语。方法,分析词语所体现的表现手法,结合文中的内容和感情去谈作用。(艺术手

4、法+作用)答题套路:①“XX”含有......(内容),表现(充满)了......(感情)  如:指南P76第3题。②“XX”(形容词)地表达了……的(情感)。如:指南P73第2题。附:常见的形容词有,生动形象、含蓄隽永、细致传神、丰富深刻、凝练简洁、回婉曲折、通俗易懂等。③“XX”运用……的手法使……(事物)……,(形容词)地表达作者(文中的人)的……感情。④“XX”说明了......,这里包含了......(意思、感情)  如:指南P82第2题。(3)类型三:对于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某个事物的词)的理解。方法,要学会从可见的事物去想像不可见的事物,

5、也就是实指什么和虚指什么。(实指+虚指)答题套路:①这个词实指……(次要),文中指……(主要)。②在文中有……(意思)。如:指南P82第3大题第2小题。这些词一般有:门、窗、墙、桥、手、灯、路、航标……(三)重点句子的作用方法:对于地句子含义的理解,首先要看艺术手法(多是修辞手法),因为绝大多数含义深刻的句子都要借助艺术表现手法来表现,离开了艺术表现手法,语言就比较平淡。如果看不出艺术表现手法,就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比如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不管表现手法还是词语运用,往往都有标志性的词,同时也是重点词。所以答题与重点词语很相似。(艺术手法+效果

6、+情感)A从修辞手法上去看句子(要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题套路:这个句子运用……的手法,把……(事物)写成……,(形容词)地表达作者(文中的人)的……感情。如:指南P78第4题;P83第2题;P85第4题;B从表达方式上去看句子(描写、议论、抒情)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芦花荡》)又如指南P73第1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

7、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孔乙已》)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补充:“人物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表现文章的中心。答题时,往这方面想就可以了。具体地说:“神态描写”“动作描写”都能达到“以外显内”的效果,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况、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有时“动作描写”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C从结构上去分析句子①在开头,

8、往往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起因,点明文章的主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