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建模世界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

ID:37719517

大小:99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9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_第1页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_第2页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_第3页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_第4页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数学建模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考与活动阅读材料二:选自《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何小亚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一书中的第二部分案例28(授课录像见该书光盘).案例28:走进数学建模世界(黄泽君《中学数学研究》(广州)2009年第12期)【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①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课时安排】第4课时【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授课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黄泽君【教材分析】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新增内容,但《标准》中没有对数学建模的课时和内容作具体安排,只是建议将数学建模穿插在相关模块的教学中。而“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一节

2、只是通过六个例子介绍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为以后的数学建摸实践打基础,还未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建模的真实全过程。本节课通过一个较为真实的数学建模案例,以弥补教材的这一不足。【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需要熟悉前面已学过的二次函数与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数学模型、数学建模两个概念;(2)掌握框图2——数学建模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掌握函数模型的思想与方法;(2)提高学生通过建立函数模

3、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数学化过程;(2)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3)体会数学以不变应万变的魅力。【教学重点】框图2——数学建模的过程。【教学难点、关键】方案二中答案的探究;关键是运用合情推理。【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交流。【教学手段】计算机、PPT、几何画板。【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设计二、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此略)致谢:感谢何小亚教授对本文的指导!参考文献:[1]何小亚.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通报,2000(4)[2]何

4、小亚.新课程数学探究案例[J].数学通讯,2005(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何小亚,姚静.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1.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新增内容,但却没有教材,没有具体内容。《标准》中建议由教师灵活掌握,但教师们感到不好把握。本节课通过一个较为真实的数学建模案例,弥补了教材与《标准》的这一不足,并充实完善了《标准》中的数学建模理论。2.与大学数学建模相比,过去的中学数学建模缺少理想化(模型假设)这

5、一重要的环节。本设计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恢复了数学建模的真实面目。3.本节课将数学探究、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并提供了四个拓展性的课后思考问题。4.向学生展示了普通人难以领会的数学结构之美,即:数学的魅力在于,她能以稳定的模式驾驭流动的世界!本节课的内容较多,45分钟的教学时间略显不足,建议适当增加时间。【编者按:由中国教育部国际交流司与师范司,以及东芝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师范专业理科大学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2009年11月15日在上海落下帷幕。经过紧张的数学模拟授课、教案

6、评比、即席演讲三项总决赛,最终华南师范大学的黄泽君夺得冠军,南京师范大学的向坤获亚军,陕西师范大学的金涛获季军。三名获奖选手每人除了获奖励高级笔记本电脑一台之外,并获得免费赴日进行短期访学。】(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何小亚提供并点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