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ID:37721156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_第1页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_第2页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刚接班时,我就感到小彬是个习惯很差的学生,看他的作业,字迹东倒西歪,了了草草的,没有一个字是很像样的。再听原来的语文老师说起,他是个懒惰的学生,经常要拖拉或不做作业的。我想,对小彬我该多提防着点。开学后一次我在批课堂作业时,发现小彬上一课的作业只做了一半,还有一些空着,也没有交给老师批。我叫来了小彬,问他:“上一课的作业怎么没完成呢?不会做的话可以问老师和同学嘛。”他低着头,眨眨眼睛,一声不吭。我也没多去批评他,只是叫他补好就是了。有几次,我发现小彬和几个学生的回家作业要少做一点,就只是叫他们补上就是了。结果,这样的现象并没有好转,我就和全

2、班同学约定,以后凡是少做的作业,要罚做3遍。有一天,小彬和另外两名学生的回家作业少抄了一个段落,我当然叫他们要罚抄3遍。中午,另外两名学生罚抄的交来了,可小彬到放学了也没有交来。我在课堂上郑重地说还有一个同学的回家作业没交来,小彬还装模作样地朝左右看了看,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问他是不是想蒙混过关,他说是的。我把3名学生的名单给他看,并严肃地对他说:“老师把你的名字记着,不会忘记的!”那天我盯着他,看着他把罚抄的作业完成了。虽然我回家晚了,但我觉得不能放过了他,否则他的老毛病改不了。以后,他的回家作业基本上按要求完成了。对小彬的教育,我有

3、这样的认识和思考:1、这样的学生习惯很差,是长期养成的,要改变他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老师经常要多一个心眼,对他特别注意,准备和他“打持久战”。2、起先他少做了作业,我只是叫他补上。他会觉得很便宜,以后就仍然少做,老师发现了也不过是补上罢了。罚做是必要的,对这样的学生惩罚也是必要教育手段。老师心太软不利于这样的学生改变不良习惯。3、这样的学生自身懒惰,怕做作业,老师必须对他查得严一点,仔细一点,不能让他有机可乘,漏掉一次,他会觉得自己很侥幸,下次他还会这样。4、发现他少做或不做作业了,老师叫他罚做,一定要死死地盯住他,老师一旦忘记了,让他溜回去了,

4、对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又会增加难度的。坚持盯了他几回,他也会怕的。 一个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仅供参考)   小Y,五年级学生,本学期转到我班。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但他脾气大,纪律散漫,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故成绩平平。   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小Y“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归因分析]首先从家

5、庭情况来看。小Y的父亲是领导干部,所以平常与他接触的大人都对他说恭维话,总是千方百计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满足他的要求。由于父亲工作忙,平日里小Y一直由外公外婆照管、教育。外公外婆对外孙总是过于宠爱、于是小Y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小Y来到学校后,同学不卖他的帐,老师也不会无原则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所以他心理很不平衡。   其次是小Y的前任老师操之过急的教育使小Y造成了错觉:老师是仇视他的,对他有成见。倔强的小Y天真地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反抗,才有机会“胜利”。于是他常常故意惹老师生气,他觉得老师越生气他越开心。[干预策略]   多管齐下以诚感化对小Y

6、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于是一开学我先同其家长商量,希望小Y暂时离开“宠境”,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小Y的父亲很支持我的观点。   耐心激励换位认知自小Y转入我班的第一天,我就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作文写得不错我就在班上读一读。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   量才而用建立威信小Y很乐意当小干部,我有意让他当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纪律、卫生。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小Y的才能得到了施展,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

7、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收获与启示]现在小Y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面对小Y的转变,我得到了以下启示:“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要认识到转变“问题学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阅读全文(5484)

8、回复(0)

9、引用通告

10、(0)

11、编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