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

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

ID:37730004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9

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_第1页
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_第2页
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_第3页
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_第4页
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关系就医现象看我国的医患关系  我国医患关系历史演变和发展至今,由远古时期的医生是神,到如今的医患是平等的人。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属性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属性。医学科学的普及,医生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渐渐淡化,医务人员变得大众化,医生也就变成了和其他人一样,以医疗职业谋生的普通人。患者由于自我意识的加强,要求与医生对等的权利。  近些年来医患之间发生了很多尖锐的矛盾,医患关系越发的紧张。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是很多事故的导火索。2007年12月3日,广州一名孕妇临产时出现胎盘早剥,因危及母子生命,必须进行剖宫产手术。然而经医生、家人轮番劝说,她仍坚决拒绝签字,甚至在手

2、术台上也大喊“要自己生”。最终,医生征得其家人同意后,强行为其进行剖宫产。但是孩子重度窒息,最终死于肺出血引发的呼吸衰竭。2007年11月21日下午,高危孕妇李丽云去朝阳医院京西分院就诊。命在旦夕的时候,因“丈夫”肖志军拒绝签字,医生们无法抢救,5小时后,李丽云及胎儿死亡。虽说这两件相似的事情中,两地医生的处置截然相反,但可笑又可悲的是,“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当年遭遇“见死不救”指责的医生们,如今碰到的却是“不尊重患者意见”的质疑。虽是几年前的事了,但也足以说明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关系就医”是指患者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前往医院就医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得从中国人际关系的特点说

3、起。人缘,人伦,和人情三位一体构成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运行模式,一般来说人情是核心。在过去,我国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中说,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人们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地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形成熟悉,又从熟悉中的到互相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是不需要根据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社会格局能够扩大人们的信息来源,提高经济发展机会,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此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必须要有诚信的支撑。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固守着“差

4、序格局”及泛化关系所蕴含的人与人的交往准则,即对于与自己关系紧密的“自己人”信任度极高,而对于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则普遍缺乏信任感。但原有的熟人式信任体系随着人员的迁移已逐渐瓦解,而新的信任方式与体系又未良好建立,这就使我国现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熟人社会有了更大的不稳定性。医患关系是一种发生在互不相识但利益攸关的陌生人之间的特殊人际关系,尤其对于患者来说更是如此。而医患之间的信任基石一旦坍塌,医疗关系中的各种主题由于缺乏约束就会不知觉地因为陌生感而放任某些负面行为的发生,如忽略,冷淡,不尊重等,患者为建立信任动用一切关系,“找熟人”,送“红包”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患极容易产生矛盾。  

5、现实中,大部分患者就医都倾向于通过关系就医,患者选择医院和医生的方式明显表现为关系取向。患者认为通过关系找到的医生,医生看病会更认真,更有耐心,更热情,态度会更好,甚至觉得会不花冤枉钱。患者认为看病找关系的效果和会很好,医生对病情,病因,治疗方案会解释的更详尽,诊治时更慎重更负责,并且看病,检查,手术等手续办起来更顺畅,甚至可以开后门,插队,优先等等一些便利。医生会更有耐心,诊断也很认真,病人在熟人面前也表现得更自然更舒服,也不用担心医生会开大处方,昂贵的无用的药,多余的检查,也会在病房上给与照顾,查房的频率也会高一些。  患者的就医和医生的接诊是个双向互动的关系,患者倾向于找熟人医

6、生,或通过熟人找医生。面对患者明显的就医取向,大部分医生也很接受“关系就医”。大部分医生希望接诊各种关系介绍来的病人,而且潜意识里对通过这种关系介绍来的病人是有些希望的。能够更容易的产生信任,沟通起来也更方便,也更容易互相理解。托关系介绍来的病人,接诊过程中可以增加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牢固之前的关系,也可结交更多的朋友,当然还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  患者的关系就医取向,与其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群,接受关系就医的取向越显著。患者的职业身份也与关系就医的取向有明显的关系,关系就医的取向随着身份地位的提高而加强。阶层地位,经济水平

7、越高关系就医越普遍。这种现象,也势必会造成,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就医的不平等不公平。试想,在“关系”盛行的中国,连自己的熟人都照顾不过来,还会照顾那些陌生的病患么?  不过,医生的社会属性与其对“关系就医”接受程度不相关,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医生来说,对关系就医的接受度成一定的普遍性。  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社会成员的获得具有差别性和层次性。不同层次,不同社会背景的社会成员获得医疗服务的水平不同。患者为了得到更好的聊服务就医时就首先选择认识或熟悉的医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