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的课堂追问

恰当的课堂追问

ID:37762362

大小:40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0

恰当的课堂追问_第1页
恰当的课堂追问_第2页
恰当的课堂追问_第3页
恰当的课堂追问_第4页
恰当的课堂追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恰当的课堂追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恰当的课堂追问,有效的课堂教学胥口中心小学庄志勇在互动的课堂中,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它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沟通联系。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基于他对教材的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一个智慧的“追问

2、者”就是能无疑处生疑,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无疑处思疑;一个智慧的“追问者”看似无所作为,但点拨、引导的不着痕迹。追问的艺术就是教学的艺术,就是引导者的艺术。教师的恰当的追问能够在学生的心田开出自然而鲜艳的花朵;教师的恰当的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天堂。一、在学生发生错误时追问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因此,我把接近无痕的教育视为我的教育追求。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发生错误是非常正常而且是难以避免的。学生在探索知识的旅途中,同样会发生很多错误。如果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激发学生去自我反思,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师这样的教学也就充满了智慧。案例点击:教学《用口诀求商》的片段。(在进行智力大转盘游戏时)生1:2÷2=4。其他学生:不对,等于1。生2:2÷2=1。师:究竟哪个答案对呢?生(齐):等于1。教师追问:那为什么他会等于4呢?生3:我想他可能本来不会,只是举手,还没有考虑好。师:我能看出来,他已经动过脑筋才举手了。生4:他可能在算时想的是二二得四。就认为得数是4了。师:对了,看来我们用口诀求商,在想乘法口诀时和算乘法时想乘法口诀不太一样。教师追问:那么,用口诀求商应该怎

4、样想口诀呢?生5:我们应该想,几乘2得2,一二得二,商是2。也就是被除数是口诀的得数。6学生之所以发生错误,是因为学生在初次用口诀求商时和用口诀算乘法时发生了混淆。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技艺高超的教师在预设时就会对难点有所预料,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可是,我要感谢这位出现错误的学生。因为,他的出错是那么自然。还因为,他犯的错,把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难点上来。在这个前提之下,教师的有效追问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教师一两拨千斤的语言,把那个“迷途的羔羊”顺利地牵引了回来。在这同时,也带回

5、了可能会犯错的一大批同学。二、学生理解重点处追问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探究是画龙,追问是点睛》。我非常赞同这一论点。现在的课堂是互动、多元的课堂。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此起彼伏。教师要能够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为我所用。教师要用学生的智慧去启发其他学生的智慧。教师要把数学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启迪智慧的场所。实际上,许多学生独特的发现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重点。如果教师善于利用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案例点击: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片段。课件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

6、种不同的围法?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你能一一例举出来吗?(学生自主探索之后,教师选择学生上台展示思考成果。)生1:长8765宽1234生2:教师追问:你认为这两位同学在进行一一例举时有什么不同吗?生1:他们一个用列表的方法,一个用的是画图的方法。生2:第一个同学的表格比第2个同学的画图有顺序。教师追问:你认为他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列表的呢?生2:他是先从长8米考虑,宽就是9减8,就是1米。接着考虑长是7米,6就这样算下去。教师追问:那你们认为这样有顺序地进行列表有什么好处呢?生3:可以考虑全面。生4:就不会

7、遗漏。生5:还不会重复。教师小结:看来,这位同学教会了我们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用列表的方法进行一一列举。(教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例举)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实际已经体会或者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一例举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可是学生的表述是无序,而且是平均用力的。教师如果抓住学生生成的方法中能突出重点的部分加以追问,这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中生成的方法很多,可是教师选择了两种能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这其中就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巧妙地点题,巧妙地处理生成性资源,追

8、问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二、学生偏离主题时追问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不一定都是围绕主题的生成。虽然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这不代表就能放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偏离主题时,教师追问的语言不仅要保护孩子自主探究的热情,还要把学生的“偏离”进行冷处理。这需要教师具备比较高超的教学机智。案例点击:教学《1-6的乘法口诀表》的片段。师:横着观察1-6的乘法口诀表,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